「美麗」與人性有深切的關係;「崇高」要我們面對的是超越人性與人性背面的事,包括我們源自的動物,以及我們渴望成為的神聖。
人類是美學的動物。當人物、生物、物件、思想、演出、音樂與風景能激發想像力、回憶與所有感官的時候,人類會抱持著思索與欣賞的興致,並且從中獲得歡愉。他會把這樣的欣賞化為內在生活的驅動力,同時透過美學能力的操練,使得內在生活更具深刻意義。欣賞美,投注時間在美的沉思上並進而改變自我,也能讓人獲得靈性養分與洞察力。
美可以改變人類,這一點早已深受肯定,長久以來在各個文化裡也以多種形式備受稱頌;可是,美並不會憑空產生,而是需要將時間投注在沉默與專注中,才可能獲得。因此,美是種脆弱的力量;欣賞美的能力應該一代接一代受到培養。我們也必須有這樣的認知:美不只是久遠的古老事物,有些美的形式更會以我們身處的時代與環境為根據,直接訴諸感官與理解力。
可是,到底什麼是「美」?希臘哲學家與其後的眾多思想家,通常會把兩種美學情緒區分開來,可粗略地分為「美麗」與「崇高」。「美麗」指的是,我們對引起共鳴的事物加以掌握與理解,因此激發出美學上的歡愉感。我們欣賞一首樂曲的美,是因為我們瞭解它的編曲技巧有多麼高超,而且能夠拿它跟其他作品進行比較。呈現在眼前供人欣賞的畫作、珠寶或花瓶,我們會讚賞其中的技藝。在西方文化下,人們會以某種美學標準(例如浪漫派、現代派、古典派等等)為依據,讚美愛戀對象的臉龐;而人們是透過教育與旅遊才得以認識這些標準。這就是為什麼面對陌生文化的藝術作品,我們有時會很難欣賞或引起共鳴。
崇高則是種情緒,能喚醒這種情緒的有:(一)神祕感;(二)頓悟自己無法徹底掌握或理解某種特定思想、某藝術作品與風景為何會如此存在。崇高的情緒,並非來自於認出美學典律所獲得的快感(美學典律是透過學習來加以掌握和欣賞的),而是來自我們所思索的物品在感官上留下的強烈印象。「崇高」與震撼有關,有時也跟恐怖、生死掙扎、在我們內在與周圍運作的原始力量有關。「美麗」與人性有深切的關係,但「崇高」要我們面對的是超越人性與人性背面的事,包括我們源自的動物,以及我們渴望成為的神聖。
美學情緒的光譜有各種不同階層,據此構成了我們的人性:追求理性,也追求超越理性與理性背面的東西;人類以受託主宰大自然的任務為榮;我們既是大自然的殖民者又受其哺育,這事實雖然強大,但我們來說卻是一種無意識的記憶,我們因而渴望神的境界,是神創造我們成為今日的模樣,並召喚我們超越自我的界限。
作者:魏明德;翻譯/謝靜雯
出處:【完整內容請見《人籟論辨月刊》2012年6月號; 訂閱人籟論辨月刊電子版】
2012年6月30日 星期六
2012年6月29日 星期五
過去不遠,步行可達 ─印記在南澳古道的歷史/葉品妤
古道不語,卻布滿歲月痕跡。南澳古道原為泰雅族人的生活用道,但在不同統治者的治理下,轉變為撫「番」道路、警備道路,最後連同部落文化一起隱沒於山林。當我們一步步走在重新修復的古道上,彷彿也墜入了時光之道裡……
條條古道貫穿台灣史
台灣的古道種類與數量繁多,基本上反映著時代背景與歷史文化的脈動,尤其是貫穿山區的古道,穿過不同族群的部落與文化圈,刻畫著先民的生活印記,也訴說著一頁頁血汗交織的台灣開拓史與殖民抗爭史。
早期的台灣是以原住民為主的原始社會,這群島上的主人翁散布於各地,部落之間因相互往來、狩獵、採集,開闢了大小不一的路徑,也有因為親族間祭典、通婚而走出的姻親路,或者為尋找新獵場或部落遷徙而深入山林所踩踏出來的越嶺道,在自然中形成不少古道。
爾後隨著漢人陸續遷移來台,原住民部落的重心逐漸移往山區,且經歷了荷西、明鄭、清領、日治、國府等至少六個以上的統治政體。為了獲取台灣的豐富資源並控管人民,這些統治者分別開闢出各種形式的道路。四百多年來,在不同民族為了生存而衍生出的衝突中,演變成一部錯綜複雜且融會多元文化的歷史;而透過古道,不僅能看見台灣史演變的軌跡,也能領略許多有形無形的文化資產。
線性空間保留活文化
古道專家楊南郡就古道形成的原因與目的,將古道分為社路、隘路、理番道路、開山撫番道路。社路是舊部落(大社)與新部落(小社),彼此之間往來聯繫的道路。隘路是漢人從平地進入山區拓墾的道路,即稱為隘路或隘勇路。開山撫番道路主要是清朝時期開鑿從前山通往後山的道路,目的在鞏固後山防務,鼓勵漢人移墾。理蕃道路則是日治時期的警備道路,主要為了控制山地治安,以及開發山地資源所開鑿的越嶺道路。
上述的分類偏向於戰爭與政治上的意義,另一位生態學者同時也是古道專家李瑞宗則強調古道的歷史意義,他主張古道是「具特殊歷史或文化意義的交通路線」,是一種獨特的線性空間,甚至是數條路線構成的交通系統,而非僅限於路線明確的地理區位,可說是一種活的文化資產。
民族遷徙形成綿密網絡
台灣的原住民族目前分為十三個族群,依據語言學及人類學的研究推斷,泰雅族在西元前三千年即已在台活動,是台灣最早的原住民族,也曾是原住民中分布面積最廣的一族。在數千年的族群擴展史中,大南澳泰雅族群系統最為龐大,其所形成的古道及歷史遺跡非常豐富,透過南澳古道的重啟,可以窺見近代原住民族遷徙的一頁滄桑。
早期泰雅族的活動範圍在現今南投仁愛鄉一帶,後來因人口增長分別往西北、東部及西南遷移,傳說兩百多年前泰雅族人翻山越嶺至南湖大山北山時,遙望北方的蘭陽溪及東邊的大濁水溪北溪,知道此地物產豐饒,適合繁衍子孫,於是兵分多路遷徙。其中一部分人東下至和平溪北溪上游的河階地建立了比亞毫部落(Piyahau),這是較早形成的部落;由此向東擴散出去,沿著南澳南北溪及和平溪流域建立各個社群,最後來到南臨海的大南澳平原。在族群擴展的同時,各部落之間的往來路線逐漸串連成綿密的泰雅古道系統,根據日治時期古地圖所標示的路線,共有七大路線。
大約在十九世紀末,南澳泰雅人已建立了十五個部落,是台灣泰雅族最密集的地區。當時南澳山區人口眾多、勢力龐大,部落與部落之間因獵場與耕地的生存競爭偶有衝突,但整體族群的發展穩定茁壯。
傳統價值隱沒舊路中
日治時期,日人為了殖民控制及山區資源的開採,在台灣各地修築警備道路和隘勇線。隘勇線的設立是為了踏查和砍伐山區中大量樟腦資源,沿線並設置高壓電網,以防止原住民侵犯並阻絕他們下山;警備道則是為了殖民統治與軍事鎮壓為目的。當時在大南澳地區建立有大南澳隘勇線、哥各朱警備道、富太山警備道、亞普拉塞警備道,以及比亞毫警備道,而這些不同年代興建的警備道,縱橫交織成比亞毫古道系統。相對於泰雅古道的路線,比亞毫古道系統對泰雅族人而言並非古道,而是日本人方便管制他們的日本路。
作者:葉品妤
出處:【完整內容請見《人籟論辨月刊》2012年6月號; 訂閱人籟論辨月刊電子版】
條條古道貫穿台灣史
台灣的古道種類與數量繁多,基本上反映著時代背景與歷史文化的脈動,尤其是貫穿山區的古道,穿過不同族群的部落與文化圈,刻畫著先民的生活印記,也訴說著一頁頁血汗交織的台灣開拓史與殖民抗爭史。
早期的台灣是以原住民為主的原始社會,這群島上的主人翁散布於各地,部落之間因相互往來、狩獵、採集,開闢了大小不一的路徑,也有因為親族間祭典、通婚而走出的姻親路,或者為尋找新獵場或部落遷徙而深入山林所踩踏出來的越嶺道,在自然中形成不少古道。
爾後隨著漢人陸續遷移來台,原住民部落的重心逐漸移往山區,且經歷了荷西、明鄭、清領、日治、國府等至少六個以上的統治政體。為了獲取台灣的豐富資源並控管人民,這些統治者分別開闢出各種形式的道路。四百多年來,在不同民族為了生存而衍生出的衝突中,演變成一部錯綜複雜且融會多元文化的歷史;而透過古道,不僅能看見台灣史演變的軌跡,也能領略許多有形無形的文化資產。
線性空間保留活文化
古道專家楊南郡就古道形成的原因與目的,將古道分為社路、隘路、理番道路、開山撫番道路。社路是舊部落(大社)與新部落(小社),彼此之間往來聯繫的道路。隘路是漢人從平地進入山區拓墾的道路,即稱為隘路或隘勇路。開山撫番道路主要是清朝時期開鑿從前山通往後山的道路,目的在鞏固後山防務,鼓勵漢人移墾。理蕃道路則是日治時期的警備道路,主要為了控制山地治安,以及開發山地資源所開鑿的越嶺道路。
上述的分類偏向於戰爭與政治上的意義,另一位生態學者同時也是古道專家李瑞宗則強調古道的歷史意義,他主張古道是「具特殊歷史或文化意義的交通路線」,是一種獨特的線性空間,甚至是數條路線構成的交通系統,而非僅限於路線明確的地理區位,可說是一種活的文化資產。
民族遷徙形成綿密網絡
台灣的原住民族目前分為十三個族群,依據語言學及人類學的研究推斷,泰雅族在西元前三千年即已在台活動,是台灣最早的原住民族,也曾是原住民中分布面積最廣的一族。在數千年的族群擴展史中,大南澳泰雅族群系統最為龐大,其所形成的古道及歷史遺跡非常豐富,透過南澳古道的重啟,可以窺見近代原住民族遷徙的一頁滄桑。
早期泰雅族的活動範圍在現今南投仁愛鄉一帶,後來因人口增長分別往西北、東部及西南遷移,傳說兩百多年前泰雅族人翻山越嶺至南湖大山北山時,遙望北方的蘭陽溪及東邊的大濁水溪北溪,知道此地物產豐饒,適合繁衍子孫,於是兵分多路遷徙。其中一部分人東下至和平溪北溪上游的河階地建立了比亞毫部落(Piyahau),這是較早形成的部落;由此向東擴散出去,沿著南澳南北溪及和平溪流域建立各個社群,最後來到南臨海的大南澳平原。在族群擴展的同時,各部落之間的往來路線逐漸串連成綿密的泰雅古道系統,根據日治時期古地圖所標示的路線,共有七大路線。
大約在十九世紀末,南澳泰雅人已建立了十五個部落,是台灣泰雅族最密集的地區。當時南澳山區人口眾多、勢力龐大,部落與部落之間因獵場與耕地的生存競爭偶有衝突,但整體族群的發展穩定茁壯。
傳統價值隱沒舊路中
日治時期,日人為了殖民控制及山區資源的開採,在台灣各地修築警備道路和隘勇線。隘勇線的設立是為了踏查和砍伐山區中大量樟腦資源,沿線並設置高壓電網,以防止原住民侵犯並阻絕他們下山;警備道則是為了殖民統治與軍事鎮壓為目的。當時在大南澳地區建立有大南澳隘勇線、哥各朱警備道、富太山警備道、亞普拉塞警備道,以及比亞毫警備道,而這些不同年代興建的警備道,縱橫交織成比亞毫古道系統。相對於泰雅古道的路線,比亞毫古道系統對泰雅族人而言並非古道,而是日本人方便管制他們的日本路。
作者:葉品妤
出處:【完整內容請見《人籟論辨月刊》2012年6月號; 訂閱人籟論辨月刊電子版】
2012年6月28日 星期四
引我前行的,是那未知─專訪古道專家/李瑞宗
一個人結識一條路,要走上多少回才能深交?研究台灣古道已二十餘載的李瑞宗,用雙腳在山林間喚醒沉睡的古道,也用惶恐與快樂與之熟識。儘管前人生活的路已不復見,但他深信古道有無窮盡的面貌等著他探掘,直到專屬於己。
起步走,古道醒於足下
我原本的研究領域其實是植物學,起初會參與古道探勘,主要是為了調查周遭的植物,但是當時很多路況根本處在不明狀態,委託單位不可能單單邀我進行植物調查。於是在誤打誤撞之下,我便接手了古道的全面調查,也找了其他領域的專家一同合作,而我主要負責植物與人文相關領域。
表面上看來,我好像是在研究植物,但當我進入古道時,沿途上自然的考驗、相遇的人們以及所見所聞,都與我的生命產生連結。正因如此,經由我的腳步所造訪的每一條古道,對我來說都是無比獨特,各有各的美好與挑戰。
陽明山國家公園是我研究古道的起點,從1994年開始,光是「魚路古道」全線,我便調查了十年。在這段期間,也陸續踏勘了雪霸國家公園的「北坑溪古道」、太魯閣國家公園的「錐麓古道」、「合歡古道」、「蘇花古道」,以及新竹的「霞喀羅古道」等等。
魚路遙,挑起生活奔走
我最早參與調查的魚路古道目前已是全台最親民的古道之一。魚路古道最原始的功能正如其名,是一條運送魚貨的路。清朝時期,金山的魚販每天等待黃昏漁船回港後,會連夜將魚貨徒步挑到台北市買賣。當時他們要翻過擎天崗,往南行經士林、大稻埕,最遠甚至來到迪化街、永樂市場。他們抵達之時,通常剛好天將破曉,便由此展開一天的營生。這種挑魚擔、趕夜路的情境才是魚路古道真正的時代背景。
如今,人們所認知的魚路古道,和金山魚販走的是相反路線,大部分是從擎天崗進入。當然,我們已不需再摸黑趕路,也不需一路從金山挑魚走到大稻埕,因此現代人所行走的魚路古道,只有原路線的其中一段,而且主要是以休憩為目的。
從這一小段路中,我們難以看見魚路古道的真面目。如果有人想更深入體會,我建議可以走一趟全程,甚至可依循前人的行走路線或是比照夜行的方式來體驗。同一條古道,也會因為不同行走目的,而有截然不同的面貌。我們還可以想像,除了挑魚之外,金山居民會出於什麼原因走上古道?有趣的是,根據當地耆老的訪談,大稻埕的霞海城隍廟在五月時有一場慶典,那時金山居民會以趕集的心情,走上古道到台北參加。我相信,這時他們所感受到的沿途風景,甚至周圍流動的空氣,都會和為討生活而走時完全不同。
錐麓悲,歷史巨輪開路
除了魚路古道深受民眾喜愛外,這兩年來錐麓古道也突然翻紅,但和魚路古道不同的是,這條路可是一點也不親民。
在探勘過程中,錐麓的路況可說極其危險,但是在整修完畢、安全無虞的狀況下,它是一條非常迷人、撼動人心的路。錐麓古道通過的山約有1500公尺高,這條步道是沿著大理石陡峭岩壁,在750公尺高的山腰處以人工打鑿出來的,寬度僅有90公分。徒步行進時必須緊貼山壁,因為腳下就是垂直的斷崖。行走時若向下俯瞰,不僅能可看到太魯閣峽谷,還能看到中橫公路。沿途美景絕非人力可再造。
除了鬼斧神工的風景外,錐麓的不凡面貌背後還藏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人類有許多偉大工程都是依靠戰俘完成,萬里長城、金字塔、錐麓古道皆是如此。1914年日軍為征討太魯閣人發動了戰役,雙方歷經慘烈的交鋒,最後太魯閣人不敵日軍強大武力,只有被迫投降。之後日人便派出被視為不具生命價值的太魯閣戰俘,為他們冒死開闢這條艱困的道路。當我們走在險峻的步道上時,可以感受到大時代下小老百姓的命運——這條路並非大眾旅遊的路,而是前人以血淚鋪就的路。
作者:李瑞宗
出處:【完整內容請見《人籟論辨月刊》2012年6月號; 訂閱人籟論辨月刊電子版】
起步走,古道醒於足下
我原本的研究領域其實是植物學,起初會參與古道探勘,主要是為了調查周遭的植物,但是當時很多路況根本處在不明狀態,委託單位不可能單單邀我進行植物調查。於是在誤打誤撞之下,我便接手了古道的全面調查,也找了其他領域的專家一同合作,而我主要負責植物與人文相關領域。
表面上看來,我好像是在研究植物,但當我進入古道時,沿途上自然的考驗、相遇的人們以及所見所聞,都與我的生命產生連結。正因如此,經由我的腳步所造訪的每一條古道,對我來說都是無比獨特,各有各的美好與挑戰。
陽明山國家公園是我研究古道的起點,從1994年開始,光是「魚路古道」全線,我便調查了十年。在這段期間,也陸續踏勘了雪霸國家公園的「北坑溪古道」、太魯閣國家公園的「錐麓古道」、「合歡古道」、「蘇花古道」,以及新竹的「霞喀羅古道」等等。
魚路遙,挑起生活奔走
我最早參與調查的魚路古道目前已是全台最親民的古道之一。魚路古道最原始的功能正如其名,是一條運送魚貨的路。清朝時期,金山的魚販每天等待黃昏漁船回港後,會連夜將魚貨徒步挑到台北市買賣。當時他們要翻過擎天崗,往南行經士林、大稻埕,最遠甚至來到迪化街、永樂市場。他們抵達之時,通常剛好天將破曉,便由此展開一天的營生。這種挑魚擔、趕夜路的情境才是魚路古道真正的時代背景。
如今,人們所認知的魚路古道,和金山魚販走的是相反路線,大部分是從擎天崗進入。當然,我們已不需再摸黑趕路,也不需一路從金山挑魚走到大稻埕,因此現代人所行走的魚路古道,只有原路線的其中一段,而且主要是以休憩為目的。
從這一小段路中,我們難以看見魚路古道的真面目。如果有人想更深入體會,我建議可以走一趟全程,甚至可依循前人的行走路線或是比照夜行的方式來體驗。同一條古道,也會因為不同行走目的,而有截然不同的面貌。我們還可以想像,除了挑魚之外,金山居民會出於什麼原因走上古道?有趣的是,根據當地耆老的訪談,大稻埕的霞海城隍廟在五月時有一場慶典,那時金山居民會以趕集的心情,走上古道到台北參加。我相信,這時他們所感受到的沿途風景,甚至周圍流動的空氣,都會和為討生活而走時完全不同。
錐麓悲,歷史巨輪開路
除了魚路古道深受民眾喜愛外,這兩年來錐麓古道也突然翻紅,但和魚路古道不同的是,這條路可是一點也不親民。
在探勘過程中,錐麓的路況可說極其危險,但是在整修完畢、安全無虞的狀況下,它是一條非常迷人、撼動人心的路。錐麓古道通過的山約有1500公尺高,這條步道是沿著大理石陡峭岩壁,在750公尺高的山腰處以人工打鑿出來的,寬度僅有90公分。徒步行進時必須緊貼山壁,因為腳下就是垂直的斷崖。行走時若向下俯瞰,不僅能可看到太魯閣峽谷,還能看到中橫公路。沿途美景絕非人力可再造。
除了鬼斧神工的風景外,錐麓的不凡面貌背後還藏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人類有許多偉大工程都是依靠戰俘完成,萬里長城、金字塔、錐麓古道皆是如此。1914年日軍為征討太魯閣人發動了戰役,雙方歷經慘烈的交鋒,最後太魯閣人不敵日軍強大武力,只有被迫投降。之後日人便派出被視為不具生命價值的太魯閣戰俘,為他們冒死開闢這條艱困的道路。當我們走在險峻的步道上時,可以感受到大時代下小老百姓的命運——這條路並非大眾旅遊的路,而是前人以血淚鋪就的路。
作者:李瑞宗
出處:【完整內容請見《人籟論辨月刊》2012年6月號; 訂閱人籟論辨月刊電子版】
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流光容易把人拋/王道還
五月底,生理學家安德魯.赫胥黎過世,享壽九十五。他是一九六三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之一。不過,他出身英國十九世紀科學史上的顯赫家庭,可能更動見觀瞻。國人熟知的《天演論》原作者赫胥黎,是他祖父。
安德魯得到諾貝爾獎的一百年前,老赫胥黎以比較解剖學證明了猩猩與人很相似,與猴子沒那麼相似。這個結論支持達爾文的推測:人是從類似猩猩的祖先演化來的。不過他與達爾文分屬不同類型的科學家,是科學史的古今之變。達爾文是傳統的紳士科學家,靠家產做研究,從未接受過政府補助。赫胥黎代表英國第一代職業科學家:靠科學領薪水養家。
赫胥黎以自身行事塑造了職業科學家的職業倫理。他也是英國十九世紀下半葉最重要的科學教育推手,不只參與政策規劃,還親自教學、創作教材。一八八○年出版的《科學導論》,在他生前就印過八刷;一八八六年中國出了兩個譯本,也幾度翻刻,甚至傳入日本。《天演論》就是根據他生前最後一次公開演講的文稿翻譯而成。
大眾對於安德魯家世的興趣,有助於打破一個迷思。原來科學家的子女未必喜歡科學。赫胥黎有三子五女,只有一個兒子從事的行業與科學直接有關:醫師。安德魯的父親是個文人,為赫胥黎編輯了傳記與書信集。他有六個孩子,三個成名,遠勝乃父。朱力安(Julian)是演化生物學者、教育家;阿道斯(Aldous),作家,代表作之一是《美麗新世界》。朱力安與安德魯都是皇家學會會士(FRS)—英國科學界的最高榮譽。
可是安德魯的研究領域與演化無關。中學時代他鍾情過古典研究,後來專注於工程科學。他說母親對他的影響較大:她有一雙巧手。安德魯十二歲得到一具車床。後來他的研究,頗得力於自己設計、製造的實驗儀器。十七世紀中,他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一位學長:牛頓,也有同樣的巧手。
安德魯在劍橋主修數學、物理、化學,選修了生理學後才接觸神經科學,發現了足以施展渾身解數的問題—神經傳導的電化學機制,結果得到諾貝爾獎。後來安德魯研究肌肉的收縮機制,再度發揮工程師的想像。現在教科書中的相關敘述與圖解,都出自他的研究成果。
不過,安德魯過世,象徵另一個科學史的古今之變。安德魯當研究生的第一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他被捲入戰時體制,從事與國防有關的研發工作。一九四○年,他參與了一個生理學研究,從劍橋大學步行到北部的湖區,想找出每人每日最低限度的營養需求。戰時英國遭到封鎖,糧食成了稀缺資源。這個研究就是為了有效利用糧食而做的。
安德魯等人在最寒冷的日子裡,每天在野外步行五十八公里,背包重十五公斤,實驗各種食譜。他們的發現,為政府的配給措施提供了理性根據。大多數人都受惠,特別是窮人;軍需工廠的產能因而提升。當年參與實驗的人,安德魯是最後一位過世的。國內有類似經驗的科學家,是擔任過中央研究院院長的吳大猷,早在二○○○年物化。
俱往矣。廿一世紀的職業科學家不需證明自己的價值:用公家的錢作研究是天經地義。愛不必說抱歉。肥了櫻桃,瘦了芭蕉。
(作者是生物人類學者,任職於中研院史語所)
作者:王道還
出處:【2012/06/17 聯合報】
安德魯得到諾貝爾獎的一百年前,老赫胥黎以比較解剖學證明了猩猩與人很相似,與猴子沒那麼相似。這個結論支持達爾文的推測:人是從類似猩猩的祖先演化來的。不過他與達爾文分屬不同類型的科學家,是科學史的古今之變。達爾文是傳統的紳士科學家,靠家產做研究,從未接受過政府補助。赫胥黎代表英國第一代職業科學家:靠科學領薪水養家。
赫胥黎以自身行事塑造了職業科學家的職業倫理。他也是英國十九世紀下半葉最重要的科學教育推手,不只參與政策規劃,還親自教學、創作教材。一八八○年出版的《科學導論》,在他生前就印過八刷;一八八六年中國出了兩個譯本,也幾度翻刻,甚至傳入日本。《天演論》就是根據他生前最後一次公開演講的文稿翻譯而成。
大眾對於安德魯家世的興趣,有助於打破一個迷思。原來科學家的子女未必喜歡科學。赫胥黎有三子五女,只有一個兒子從事的行業與科學直接有關:醫師。安德魯的父親是個文人,為赫胥黎編輯了傳記與書信集。他有六個孩子,三個成名,遠勝乃父。朱力安(Julian)是演化生物學者、教育家;阿道斯(Aldous),作家,代表作之一是《美麗新世界》。朱力安與安德魯都是皇家學會會士(FRS)—英國科學界的最高榮譽。
可是安德魯的研究領域與演化無關。中學時代他鍾情過古典研究,後來專注於工程科學。他說母親對他的影響較大:她有一雙巧手。安德魯十二歲得到一具車床。後來他的研究,頗得力於自己設計、製造的實驗儀器。十七世紀中,他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一位學長:牛頓,也有同樣的巧手。
安德魯在劍橋主修數學、物理、化學,選修了生理學後才接觸神經科學,發現了足以施展渾身解數的問題—神經傳導的電化學機制,結果得到諾貝爾獎。後來安德魯研究肌肉的收縮機制,再度發揮工程師的想像。現在教科書中的相關敘述與圖解,都出自他的研究成果。
不過,安德魯過世,象徵另一個科學史的古今之變。安德魯當研究生的第一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他被捲入戰時體制,從事與國防有關的研發工作。一九四○年,他參與了一個生理學研究,從劍橋大學步行到北部的湖區,想找出每人每日最低限度的營養需求。戰時英國遭到封鎖,糧食成了稀缺資源。這個研究就是為了有效利用糧食而做的。
安德魯等人在最寒冷的日子裡,每天在野外步行五十八公里,背包重十五公斤,實驗各種食譜。他們的發現,為政府的配給措施提供了理性根據。大多數人都受惠,特別是窮人;軍需工廠的產能因而提升。當年參與實驗的人,安德魯是最後一位過世的。國內有類似經驗的科學家,是擔任過中央研究院院長的吳大猷,早在二○○○年物化。
俱往矣。廿一世紀的職業科學家不需證明自己的價值:用公家的錢作研究是天經地義。愛不必說抱歉。肥了櫻桃,瘦了芭蕉。
(作者是生物人類學者,任職於中研院史語所)
作者:王道還
出處:【2012/06/17 聯合報】
2012年6月26日 星期二
把拔的廚房/楊寒
第一道菜:醬油拌飯
我們都不是被誰丟掉的,只是我們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偶爾會有誤會、摩擦,然後發現原來自己的未來沒有辦法和另一個人繼續走下去。就像醬油拌飯,它也有它的價值存在……
我有一個女兒,兩年前我還沒拿到博士學位,一邊寫論文一邊在苗栗兼課時,她的媽媽開車從雲林上來,突然把她丟給我。
「劉帝希,你的女兒這一陣子就你養了。」女兒的媽媽仍和從前一樣,綁著馬尾,有著細緻好看的眉毛和小巧的鼻子,但對我講話的態度就像失去溫度的晚餐料理,那樣冰冷讓人一時無法適應。
「為什麼?」那時站在租賃的房子大門口,注視曾經相戀過的情人她那明亮眼睛,啊,她也三十多歲了,大學畢業後她決定一個人帶小孩回娘家,不久找到了銷售房地產的工作,我仍留在大學裡繼續升學,不久她就要求分手……
我們只在電話中協議了分手,她想把小孩帶大,也希望小孩從母姓,但我們一直沒有時間去戶政事務所辦這件事,將近十年後,她突然遠從雲林把小孩帶來給我。
「小蜜,你先去那邊松樹下玩,我跟你爸爸講一些事情……」女兒的媽媽溫柔地揮手把女兒小蜜趕走,我注意到女兒剪了短髮,身上穿的是雲林某一個國中的制服。
她在讀國中了呀!我腦海裡正想著我錯過多少女兒成長的畫面。
女兒的媽媽換回冰冷的語氣對我說話,打斷了我的沉思:「因為我最近認識一個男人,很不錯……我不想現在就讓他知道我有女兒,反正她現在還姓劉,你照顧她也是理所當然的!」
「呃,啊!可是、可是我……」我租賃的地方是一幢古老三合院改建成的學生套房,因為是鳥不生蛋的鄉下地方,套房的空間比起台北市、台中市的套房大上不少,足足有十六坪,擺了我的電腦、簡單的衣架和一箱箱研究用的書籍,的確還有寬裕的空間容第二個人一起生活。
但床鋪只是單人床,而且我也沒有突然和另一個人生活的心理準備。
「你想說你只是兼任講師,沒什麼錢嗎?我會轉帳她的生活費給你,每個月五千夠不夠?還是八千?」女兒的媽媽語氣轉為輕蔑。
「不是這個問題……」其實也可能是這個問題,身為一個兼任小講師,我的經濟很拮据,而且我沒有養女兒的經驗,要我突然扶養一個讀國中的女兒,我想像不出來這會有多混亂。
「劉帝希,拜託你當一個負責任一點的男人好不好!」女兒的媽媽語氣相當不耐煩:「她叫劉佳琪,是你的女兒耶!」
● 「好,我知道了!」不管對女兒的媽媽或女兒,我都滿心愧疚。如果女兒的媽媽能夠幸福就好了!
我也要努力讓女兒小蜜有個幸福的成長環境。
「就這樣啦!她的衣服、課本和生活用品都在我車上,你自己搬下車吧?你住的地方放得下吧?還有國中的問題,你可以問小蜜她國中級任導師的電話,看怎麼辦轉學……」女兒的媽媽囑咐我:「我已經跟小蜜說要她來跟爸爸住一陣子,她的英文不好,也不喜歡數學,你要督促她……」
● 女兒的媽媽看我從車上搬完了小蜜的東西,朝遠方在龍柏旁邊蹲下來用小樹枝撥弄泥土的小蜜喊道:「小蜜,媽媽跟你爸聊完了!媽媽要回雲林了,你要乖乖聽你爸的話!」
小蜜聽到媽媽喊她,哦地應了一聲,很快地奔跑回來,紅色的制服裙子揚起如一片青春的旗。
小蜜臉上看不出難過或高興的表情,只是抱了她媽媽一下,然後揮手看著她駕車離開。
然後小蜜仰著頭怯生生地叫了我聲:「把拔!」
● 雖然過去我也曾聽見小蜜這樣叫我,可是,這次她這樣叫我代表我們可是要生活在一起的父女了呀!我有點茫然迷惘卻有更大的感動,輕握了一下小蜜的手,告訴她我們要一起住了。
我帶小蜜穿過三合院左邊廂房的小門,打開日光燈驅走狹長走道的陰暗,然後帶她推開中間的房門。
小蜜的東西雜亂擺在房門邊,除此之外有一整排鐵管組合的一架緊靠浴室邊的牆壁,浴室門口面對窗戶的地方則是一張長桌子,桌子上有電磁爐、卡式爐和我很少用的烤箱,一個小冰箱緊靠著窗戶。
比較空閒時我會自己煮東西吃,但最近因為急著寫一篇要在彰化發表的論文,因此連電磁爐上都凌亂擺放從圖書館影印來的期刊資料。
至於有四坪左右的地板甚至被教科書和詩集、小說淹沒。
「對不起,把拔沒預期你要來,房間有點亂。」
「沒關係,我可以幫把拔整理!以前在家時,媽媽也說我很乖、很會幫忙整理東西。」雖然頭髮用蘋果小髮飾綁成兩條小辮子,左手手腕一條可愛手鍊的女兒感覺相當天真可愛,但說話卻有股異樣的成熟。
也許是因為父母的關係。
我有些歉然,不再說話,和她一起默默整理凌亂的房間。
● 這一整理下來就花了三個多小時。
然後我們都餓了。
「好餓哦!把拔,我們晚餐要吃什麼?」小蜜用手腕擦了擦額頭的汗珠對我說道。
「我們出去吃好嗎?去竹南鎮上吃點什麼……」我提出建議,小蜜在苗栗的第一個晚上,應該帶她去逛逛的……
「馬麻說你沒錢,我們在家裡吃就好了!把拔中午吃什麼?」小蜜漆黑明亮的眼睛望著我,露出好奇的表情:「把拔中午吃什麼,小蜜就吃什麼好了!」
小蜜蹲下來掀開地板上插著插座的大同電鍋。
● 電鍋裡只有吃掉三分之一的白飯。
「把拔中午吃飯?配什麼?」小蜜抬頭對我眨眨眼睛。
「淋醬油。」我有點尷尬,今天睡到快中午才起床,然後趕著上一點的課,只好隨便找東西吃。
小蜜皺起眉,作出惡心的表情,但勉為其難地說:「這樣能吃嗎?……把拔都這樣吃了,我吃吃看好了。」
● 碗筷、電鍋和電磁爐是從大學住處一直跟著我搬遷流浪到現在的,我拿起十年前小蜜她媽曾經用過的碗為小蜜添了一碗冷飯。
房間裡只有一張椅子,地板剛擦過,很乾淨。
我們父女倆就蹲坐在地上,各自捧著一碗冷飯,我打開醬油瓶,淋了一些在小蜜的飯上,也為自己的飯淋上一些醬油。
● 小蜜扒了一口飯,然後就哭出來了。
「很難吃嗎?還是我們出去吃?」
小蜜只是哭著,搖搖頭……
「怎麼了?想媽媽?」
「我只是覺得把拔吃這樣好可憐,我們都是被馬麻丟掉不要的,對不對?」
「小蜜,不是這個樣子的……」我想盡各種理由想要安慰這個叫我把拔的女兒,並在心裡暗自發誓以後不會讓她吃醬油拌飯了。
● 小蜜,你知道嗎?我們都不是被誰丟掉的,只是我們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偶爾會有誤會、摩擦,然後發現原來自己的未來沒有辦法和另一個人繼續走下去。就像醬油拌飯,它也有它的價值存在。
沒有人可以否定我們,除非我們自己先否定了自己。
把拔小時候沒什麼零食吃,每當快晚餐時,我的奶奶和媽媽還沒煮好菜,我就肚子餓了,有時奶奶……就是你的曾祖母會讓我先偷吃白飯,在白飯上灑上幾滴醬油配飯吃,那也可以是幸福的滋味。
把拔想告訴你,把拔不會再讓你吃醬油拌飯,但我們生命當中難免有如「醬油拌飯」的時間。
可是我們幸不幸福,取決於自己的觀點,而不是別人的態度。
食譜:1.白飯200g 2.醬油少許 (加一點切碎的生辣椒或豬油會更有味道)
作者:楊寒
出處:【2012/06/27 聯合報】
我們都不是被誰丟掉的,只是我們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偶爾會有誤會、摩擦,然後發現原來自己的未來沒有辦法和另一個人繼續走下去。就像醬油拌飯,它也有它的價值存在……
我有一個女兒,兩年前我還沒拿到博士學位,一邊寫論文一邊在苗栗兼課時,她的媽媽開車從雲林上來,突然把她丟給我。
「劉帝希,你的女兒這一陣子就你養了。」女兒的媽媽仍和從前一樣,綁著馬尾,有著細緻好看的眉毛和小巧的鼻子,但對我講話的態度就像失去溫度的晚餐料理,那樣冰冷讓人一時無法適應。
「為什麼?」那時站在租賃的房子大門口,注視曾經相戀過的情人她那明亮眼睛,啊,她也三十多歲了,大學畢業後她決定一個人帶小孩回娘家,不久找到了銷售房地產的工作,我仍留在大學裡繼續升學,不久她就要求分手……
我們只在電話中協議了分手,她想把小孩帶大,也希望小孩從母姓,但我們一直沒有時間去戶政事務所辦這件事,將近十年後,她突然遠從雲林把小孩帶來給我。
「小蜜,你先去那邊松樹下玩,我跟你爸爸講一些事情……」女兒的媽媽溫柔地揮手把女兒小蜜趕走,我注意到女兒剪了短髮,身上穿的是雲林某一個國中的制服。
她在讀國中了呀!我腦海裡正想著我錯過多少女兒成長的畫面。
女兒的媽媽換回冰冷的語氣對我說話,打斷了我的沉思:「因為我最近認識一個男人,很不錯……我不想現在就讓他知道我有女兒,反正她現在還姓劉,你照顧她也是理所當然的!」
「呃,啊!可是、可是我……」我租賃的地方是一幢古老三合院改建成的學生套房,因為是鳥不生蛋的鄉下地方,套房的空間比起台北市、台中市的套房大上不少,足足有十六坪,擺了我的電腦、簡單的衣架和一箱箱研究用的書籍,的確還有寬裕的空間容第二個人一起生活。
但床鋪只是單人床,而且我也沒有突然和另一個人生活的心理準備。
「你想說你只是兼任講師,沒什麼錢嗎?我會轉帳她的生活費給你,每個月五千夠不夠?還是八千?」女兒的媽媽語氣轉為輕蔑。
「不是這個問題……」其實也可能是這個問題,身為一個兼任小講師,我的經濟很拮据,而且我沒有養女兒的經驗,要我突然扶養一個讀國中的女兒,我想像不出來這會有多混亂。
「劉帝希,拜託你當一個負責任一點的男人好不好!」女兒的媽媽語氣相當不耐煩:「她叫劉佳琪,是你的女兒耶!」
● 「好,我知道了!」不管對女兒的媽媽或女兒,我都滿心愧疚。如果女兒的媽媽能夠幸福就好了!
我也要努力讓女兒小蜜有個幸福的成長環境。
「就這樣啦!她的衣服、課本和生活用品都在我車上,你自己搬下車吧?你住的地方放得下吧?還有國中的問題,你可以問小蜜她國中級任導師的電話,看怎麼辦轉學……」女兒的媽媽囑咐我:「我已經跟小蜜說要她來跟爸爸住一陣子,她的英文不好,也不喜歡數學,你要督促她……」
● 女兒的媽媽看我從車上搬完了小蜜的東西,朝遠方在龍柏旁邊蹲下來用小樹枝撥弄泥土的小蜜喊道:「小蜜,媽媽跟你爸聊完了!媽媽要回雲林了,你要乖乖聽你爸的話!」
小蜜聽到媽媽喊她,哦地應了一聲,很快地奔跑回來,紅色的制服裙子揚起如一片青春的旗。
小蜜臉上看不出難過或高興的表情,只是抱了她媽媽一下,然後揮手看著她駕車離開。
然後小蜜仰著頭怯生生地叫了我聲:「把拔!」
● 雖然過去我也曾聽見小蜜這樣叫我,可是,這次她這樣叫我代表我們可是要生活在一起的父女了呀!我有點茫然迷惘卻有更大的感動,輕握了一下小蜜的手,告訴她我們要一起住了。
我帶小蜜穿過三合院左邊廂房的小門,打開日光燈驅走狹長走道的陰暗,然後帶她推開中間的房門。
小蜜的東西雜亂擺在房門邊,除此之外有一整排鐵管組合的一架緊靠浴室邊的牆壁,浴室門口面對窗戶的地方則是一張長桌子,桌子上有電磁爐、卡式爐和我很少用的烤箱,一個小冰箱緊靠著窗戶。
比較空閒時我會自己煮東西吃,但最近因為急著寫一篇要在彰化發表的論文,因此連電磁爐上都凌亂擺放從圖書館影印來的期刊資料。
至於有四坪左右的地板甚至被教科書和詩集、小說淹沒。
「對不起,把拔沒預期你要來,房間有點亂。」
「沒關係,我可以幫把拔整理!以前在家時,媽媽也說我很乖、很會幫忙整理東西。」雖然頭髮用蘋果小髮飾綁成兩條小辮子,左手手腕一條可愛手鍊的女兒感覺相當天真可愛,但說話卻有股異樣的成熟。
也許是因為父母的關係。
我有些歉然,不再說話,和她一起默默整理凌亂的房間。
● 這一整理下來就花了三個多小時。
然後我們都餓了。
「好餓哦!把拔,我們晚餐要吃什麼?」小蜜用手腕擦了擦額頭的汗珠對我說道。
「我們出去吃好嗎?去竹南鎮上吃點什麼……」我提出建議,小蜜在苗栗的第一個晚上,應該帶她去逛逛的……
「馬麻說你沒錢,我們在家裡吃就好了!把拔中午吃什麼?」小蜜漆黑明亮的眼睛望著我,露出好奇的表情:「把拔中午吃什麼,小蜜就吃什麼好了!」
小蜜蹲下來掀開地板上插著插座的大同電鍋。
● 電鍋裡只有吃掉三分之一的白飯。
「把拔中午吃飯?配什麼?」小蜜抬頭對我眨眨眼睛。
「淋醬油。」我有點尷尬,今天睡到快中午才起床,然後趕著上一點的課,只好隨便找東西吃。
小蜜皺起眉,作出惡心的表情,但勉為其難地說:「這樣能吃嗎?……把拔都這樣吃了,我吃吃看好了。」
● 碗筷、電鍋和電磁爐是從大學住處一直跟著我搬遷流浪到現在的,我拿起十年前小蜜她媽曾經用過的碗為小蜜添了一碗冷飯。
房間裡只有一張椅子,地板剛擦過,很乾淨。
我們父女倆就蹲坐在地上,各自捧著一碗冷飯,我打開醬油瓶,淋了一些在小蜜的飯上,也為自己的飯淋上一些醬油。
● 小蜜扒了一口飯,然後就哭出來了。
「很難吃嗎?還是我們出去吃?」
小蜜只是哭著,搖搖頭……
「怎麼了?想媽媽?」
「我只是覺得把拔吃這樣好可憐,我們都是被馬麻丟掉不要的,對不對?」
「小蜜,不是這個樣子的……」我想盡各種理由想要安慰這個叫我把拔的女兒,並在心裡暗自發誓以後不會讓她吃醬油拌飯了。
● 小蜜,你知道嗎?我們都不是被誰丟掉的,只是我們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偶爾會有誤會、摩擦,然後發現原來自己的未來沒有辦法和另一個人繼續走下去。就像醬油拌飯,它也有它的價值存在。
沒有人可以否定我們,除非我們自己先否定了自己。
把拔小時候沒什麼零食吃,每當快晚餐時,我的奶奶和媽媽還沒煮好菜,我就肚子餓了,有時奶奶……就是你的曾祖母會讓我先偷吃白飯,在白飯上灑上幾滴醬油配飯吃,那也可以是幸福的滋味。
把拔想告訴你,把拔不會再讓你吃醬油拌飯,但我們生命當中難免有如「醬油拌飯」的時間。
可是我們幸不幸福,取決於自己的觀點,而不是別人的態度。
食譜:1.白飯200g 2.醬油少許 (加一點切碎的生辣椒或豬油會更有味道)
作者:楊寒
出處:【2012/06/27 聯合報】
2012年6月25日 星期一
美學系列:諸神復活──雲門九歌的「山鬼」 /蔣勳
卑南族婉轉悠揚的女聲詠唱、爪哇甘美朗輕輕盈盈的樂音,都在呼喚南方的、海洋的、熱帶的一種身體的慵懶曼妙,或許那也是《九歌》最初楚地原始的風景吧……
明年,2013年,雲門舞集創團就滿四十年了。
《九歌》是雲門滿二十年的紀念作品。在林懷民個人的創作歷程,或雲門整個團體的舞作風格歷史中,《九歌》或許都有特殊「分水嶺」的意義吧。
《九歌》是中國著名的文學經典。
在《九歌》之前,林懷民處理過的經典有《白蛇傳》,有《紅樓夢》。
《白蛇傳》是民間傳說衍義發展成家喻戶曉的著名戲劇。人物角色、情節內容都已深入常民生活之中。經由舞台表演,即使不識字的民眾,對「白娘娘」、「小青」、「許仙」、「法海」的造型、個性都不會陌生。對於「水漫金山」、「盜仙草」甚至法海「合缽」收妖,把白蛇壓在雷峰塔下,乃至於最後「祭塔」等等情節的驚險緊張、悲哀纏綿也都會有大概的印象。
《紅樓夢》是清初的小說,有廣大的讀者群,又透過戲劇,以及近現代的連環圖畫、電影、電視連續劇,使《紅樓夢》這部龐大的文學名著,特別是其中關於林黛玉、賈寶玉的愛情故事部分也已深入到廣大民間。
作為「經典」,《白蛇傳》與《紅樓夢》,無論情節或人物,對一般大眾顯然都比較容易勾勒出一個大概的輪廓。
事實上,大家都很清楚,僅僅是文字,經典的影響力一定還是局限在知識分子的讀者。
文字閱讀的人口,無論在古代或今天,都不會是最大眾。
我常常詢問一般大眾,幾乎每個人都知道「林黛玉」、「賈寶玉」,但是其中竟然多半並沒有看過小說原著,而是從影視上得來的印象。
我們很容易發現,比起《白蛇傳》和《紅樓夢》的歷史,《九歌》的流傳時間最久,已經超過兩千年。但是,在民間廣大民眾中,《九歌》的影響顯然遠遠不及《白蛇傳》和《紅樓夢》。
我們可以隨意作一些詢問,即是在知識界,對《九歌》有概念的人其實還是不多。《九歌》裡的「東皇太一」、「東君」、「大司命」、「山鬼」、「雲中君」──對一般人而言,也絕對沒有像對「白蛇」、「法海」,或對「林黛玉」、「賈寶玉」那麼鮮明清楚。
湘夫人──愛情之神
《九歌》諸神裡最常被古代文人喜愛的是「湘夫人」,文人在女神身上寄託了現世中無法滿足的浪漫愛情。「湘夫人」的「深情」,「湘夫人」的「纏綿」,「湘夫人」若即若離的「美」,使她又像天上女神,又像凡間女子,受儒家倫理壓抑的文人也因此可以在她身上寄託更多愛情幻想。
三國時代曹植的〈洛神賦〉其實有許多概念來自《九歌》的「湘夫人」。東晉的顧愷之在繪畫上創作了「洛神」的造型,也使抽象的文字成為視覺上的經典。以後歷代都有〈洛神賦〉的仿作,也影響到戲劇舞台上出現「洛神」的造型。
文人畫裡有許多畫家處理過「湘夫人」,但是或許造型上和「洛神」一樣,還是太委婉含蓄,只有文人嚮往的優雅,沒有鮮明性格,不容易引起民間的喜愛,也因此無法在大眾心上留下印象。
雲門的「湘夫人」大膽顛覆了原始《九歌》中的意象,「湘夫人」並不相對於「湘君」而存在,雲門的舞台上沒有「湘君」,好像一對「配偶」被拆開來了,「湘夫人」成為戲劇上獨立的一個角色。
原始《九歌》裡有兩對「配偶神」,如「湘君」、「湘夫人」,如「大司命」、「少司命」,也有人討論到《九歌》作為原始祭神儀式,是由「女巫」、「男覡」戴面具跳神,如同今日廟會扶乩,「女巫」、「男覡」類似「乩童」,他們在儀式中扮演請神的角色,有歌有舞,在咒語頌詞中請神降臨,「女巫」以女性蠱惑男神附身,「男覡」則以男性肉身蠱惑女神附身,「配偶神」因此也常常特別充滿激情的挑逗與性的誘惑。
「湘君」、「湘夫人」也有人認為不是一對男女,而是舜帝的兩位妃子死後的化身為神。
「湘夫人」的原始歌舞今日不得見,只保留了文字,抽離掉祭典中的歌與舞,「湘夫人」的文學變成女性對愛情的無盡等待、守候、盼望。也因此使「湘夫人」具備了文人對愛情虛幻、傷感、悵惘而又自苦的質素。
雲門的「湘夫人」因為去除掉與「湘君」的相對關係,顯得更為孤寂荒涼。
舞台上戴著小小蒼白面具的女性,在台灣卑南古調女聲的悠揚旋律裡出場,踩踏在顫巍巍的兩條竹枝上,後面拖著長長的白紗,白紗像河流婉轉,白紗也像「湘夫人」無止盡的鬱悒憂傷,白紗像一根春天的蠶絲,矜持自憐的女子,日復一日,只是用這根絲作繭自縛,把自己困在永遠的等待中,把自己綑綁纏死在走不出去的自閉的黑洞中。
雲門的「湘夫人」也利用面具試圖揭發一個自閉憂鬱女性心理內在的真相,「湘夫人」一度在舞台上被摘去了面具,彷彿有可能從層層的綑綁的繭中走出,見一見陽光,然而最終她還是又回到面具後面,無法真實面對自己,仍然踩踏在竹製的脆弱的危桿上踽踽獨行離去。
「湘夫人」顯然已經不再只是關心兩千年前的遙遠神話,而是書寫著今日現代可能還存在的女性議題。
卑南族婉轉悠揚的女聲詠唱、爪哇甘美朗輕輕盈盈的樂音,都在呼喚南方的、海洋的、熱帶的一種身體的慵懶曼妙,或許那也是《九歌》最初楚地原始的風景吧,只是歌舞神話的美麗文明彷彿南遷了,從楚地移到了南島,移到了台灣與東南亞。
也許雲門的《九歌》是一齣純粹「南島」版的《九歌》,從鄒族的〈迎神曲〉開始女巫迎神,到鄒族的〈送神曲〉中全體舞者以一盞一盞燈火「禮魂」,雲門的《九歌》擺脫了經典的文化包袱,讓《九歌》在南島的儀式中還魂重生。
沒有人知道兩千多年前楚地的迎神祭神儀式如何了,出土的古文物中看到瞪大眼睛吐出紅色長舌頭的怪獸,頭上高高一雙鹿角,圖騰時代茫昧、瑰麗、魔幻、野性的神話,被文人解讀經典時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的註解修飾得沒有生命力了。
雲門的《九歌》藉助亞洲許多還存在的原始儀式、原始祭典、原始歌舞,用大火熊熊的烈焰淬鍊已經冰冷的《九歌》,讓《九歌》諸神重新有了熱烈的魂魄,讓《九歌》諸神重新有了體溫,讓《九歌》諸神一一復活了。
《九歌》被修飾得太優雅的文字拆散重組了,沒有顛覆,其實沒有古典的復活,亦步亦趨的古典註記索引只會是在古典的屍身上化妝,塗抹得再美麗,依然恐怖,也難掩屍臭。
大司命──死亡的怖懼
雲門的《九歌》是諸神的頌讚嗎?
原始初民的祭神儀式有絕大部分來自對不可知的宇宙自然的敬或畏。
敬畏天,因此有「東皇太一」;敬畏太陽,因此有「東君」;敬畏「雲」或「雨」,因此有「雲中君」;敬畏河流,因此有「河伯」、「湘君」、「湘夫人」;敬畏山林中的鬼魅魍魎,因此有了「山鬼」;敬畏死亡,因此有「大司命」、「少司命」,敬畏戰爭中淒慘死去的亡魂,因此有了「國殤」。
神話的儀式是初民在茫昧曠野裡祝禱諸神對自身存在的庇佑,趨吉避凶,因此有「巫」、「覡」用肉身供養,祈祝諸神降福,也是用「巫」的肉身討好取媚天上諸神。
雲門的《九歌》彷彿用現代儀式在舞台上重新請神降臨,卻又同時悲憫初民眾生受神宰制,卑微匍伏於神的腳下,使「請神」的同時暗藏著對高高在上的諸神的背叛。
雲門《九歌》裡,「神」總是踩踏在「人」的身上。「神」的趾高氣揚凸顯著「人」的卑微屈辱。
雲門《九歌》裡特別是「司命」這一段,使人感覺到諸神宰制眾生的悲哀。
「司命」在文字意義上還可以理解到「主管」、「掌控」命運的大神的力量。閱讀《九歌》原文,一開始的「廣開天門」、「飄風」、「凍雨」都有可能在創造死亡之神降臨的威力,如狂風驟雨,使眾生驚怖。
雲門舞台上「大司命」、「少司命」配合著西藏喇嘛儀式中的梵唱,聲音極為低沉渾厚,在空間裡產生巨大共鳴,彷彿肺腑之音,摧肝裂膽。
作為舞台上的表演,雲門《九歌》大量使用祭典的音樂,使舞劇更接近原始儀式的莊嚴。近代歌舞戲劇歷史都追溯到遠古「巫」的祭典儀式,說明「歌」、「舞」、「戲劇」的起源。
祭典當然不同於表演,一名乩童,為了請神附身,解決現世迫在眉睫的大旱、水澇或疫病,他的身體在敬與畏間的顫抖、迷狂、承受劇痛的能力,都不會是純粹為表演而表演的演員能夠企及。
然而最好的表演者,在舞台上往往像神靈附身的「巫」,有純粹表演達不到的「魅力」。
雲門「司命」一段,眾生受神擺布,舞台上芸芸眾生被無形的線牽制著,如同傀儡,他們相愛、互毆、擁抱、相逢、離別、生或死,都主控在「司命」手中,「少司命」玩弄著人,「大司命」又玩弄著「少司命」,像是一場權力的競技。
「命」如果徹底不可知,愛恨生死憂傷喜悅就只是情緒的貪嗔癡,像經文上說的「無明所繫」,也許雲門版本的「司命」傳達的就不只是死亡的畏懼,一聲聲的梵唱咒語,低沉如此,卻迴盪不已。舞台如果是「道場」,或許可以在眾生纏縛的千絲萬縷中讓觀眾看到一點點解脫的跡象嗎?
山鬼──若有人兮
陳洪綬把「山鬼」畫成一個粗獷大漢。
圖╱遠流出版提供
「山鬼」是《九歌》諸神中很特別的角色,或許,「他」並不是神,他只是山林深處的精靈或鬼魅。
《九歌》原文一開始就呼喚出「若有人兮山之阿──」在山林幽微深處,彷彿有人,彷彿有生命的閃動,但都不確定。
「山鬼」是連性別都不確定的,明末清初蕭雲從畫的「山鬼」是女性,長裙飄帶,一旁伴隨著蝙蝠一樣飛在空中的雷神。同一時代,陳洪綬則把「山鬼」畫成一個粗獷大漢,衣衫襤褸,腳踏草鞋,披頭散髮,袒胸露肚,肚臍四周長了一圈毛,活像一個閒散自適的遊民流浪漢,特別有鮮明個性。清代《芥子園畫譜》後來就沿用了陳洪綬「山鬼」的版本。
到了民國,留學巴黎習畫的徐悲鴻深受希臘神話造型影響,他雖然用傳統中國水墨材料畫
「山鬼」,卻明顯採用了歐洲人體解剖的光影技巧,把「山鬼」畫成一個肉體豐滿的美麗女神,頭上戴香花,身披蔦蘿藤蔓,騎在豹子身上。
徐悲鴻「山鬼」畫作。
(圖╱北京徐悲鴻紀念館提供)
《九歌》諸神和希臘諸神不同,希臘的「美神維納斯」、「太陽神阿波羅」、「月神黛安娜」、「牧神潘」,幾乎都有固定的造型,後來的創作者,大多沿用古典,很難突破改變,其實也限制了後來者的創造性。
《九歌》諸神還停留在文字描述上,像「山鬼」,美術的造型就並不一致,其他諸神如「雲中君」如「大司命」也一直面目模糊,因此雲門的《九歌》幾乎是第一次在舞台上賦予諸神清楚的造型與鮮明的個性。
上古諸神竟是在台灣這一年輕南方的土地上一一復活了。
雲門的「山鬼」在舞台上不像一個實體的存在,沒有肉體,沒有體溫,像是一縷魂魄,蒼白慘綠,像森林裡一閃即逝的影子,張大著口,卻沒有聲音,彷彿要躲到最幽暗不可見的角落,他(或她、它、牠)使我想到希臘神話裡在愛情裡受傷的哀可(Echo)女神,一直退到山洞深處,變成一縷幽微的回聲。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鳴,風颯颯兮木蕭蕭──
「山鬼」是山林裡這麼多錯雜紛沓令人驚恐又悵惘的回聲啊。
雲門的「山鬼」則像是現代城市叢林裡的孤獨者,他們躲藏在小小陰暗角落,不與任何人對話,生活裡只有無聲的獨白,張大著嘴,淒慘無言的嘴,卻發不出聲音。
雲門的「山鬼」顛覆了歷來「山鬼」的造型,經典被重新解讀,《九歌》諸神有了新的生命。
作者:蔣勳
出處:【2012/06/22 聯合報】
2012年6月24日 星期日
平庸的相遇/許知遠
「還有多少人會讀這本書?」我指著桌上的這本卡繆(Albert Camus)《反抗者》問我的朋友。我們坐在台北紹興路上的一家咖啡館裏,四周皆是這個城市的藝文青年,看起來,他們溫柔、乾淨、得體,儘管有過度文明之嫌。
「應該很少了」,我的朋友說。他在一所大學教書,是一個堅定的台獨分子,身上瀰漫一種既充滿信念又玩世不恭的氣質。多年來,他組織各種討論會,試圖讓台灣意識進入更多青年人的內心。我理解他再度閱讀《反抗者》的感受,他希望這種反抗精神能給新一代青年帶來動力。但很可惜,年輕一代沒有耐心再理解卡繆描繪的反抗精神了—那些俄國青年的勇氣、那些左派的不屈服。對於他們來說,真正興奮的是《那些年,我們追的女孩》。
這個小小的插曲為理解此刻的兩岸關係提供了另一個視角。自從馬英九當選總統以來,大陸與台灣的互動陡然增加。一種新的浪漫化的情緒也迅速興起。廿年來,台灣商人一直試圖浪漫化龐大的中國市場,而現在大陸的遊客們開始拚命浪漫化台灣的民主、生活方式、如何追女孩,而台灣的政治人物則開始浪漫化「大陸對台灣的想像」,當馬英九在總統就職演說中提到韓寒的小學生作文式台灣觀感時,這種浪漫化達到了新的高峰。
倘若以一九八七年兩岸的開放算起,這一次兩岸的融合算得上一次「平庸的相遇」。在這背後反映出兩岸的菁英文化迅速衰落和大眾文化的興起。
當劉賓雁與陳映真在一九八八年的香港相擁時,知識菁英仍在兩岸溝通中扮演著關鍵角色。而在接下來的廿年間,解嚴後的台灣迅速滑入了一個菁英瓦解、民粹興起的歷史階段。而在大陸,因為天安門悲劇,知識分子陷入集體沉默,進而邊緣化。而兩岸面臨的共同後果時,消費與娛樂的空前勝利,歷史意識的普遍缺席。
在這共同的氣氛中,兩岸誤以為通過商業、娛樂、生活方式能達成新的融合。一種自我麻痹式的看法四處流行,倘若大陸台灣的分離是緣於國共之間的歷史糾纏,那些遺忘歷史的青年一代,反而可以拋棄掉歷史包袱,展開新一頁。
但很有可能,它會導致相反的結果。台灣與大陸的不同命運,是中華帝國秩序崩潰的結果。而一個多世紀以來,兩岸的人民都在追尋一種現代政治秩序。倘若缺乏這種歷史感,台灣人會誇大自身經歷的獨特性,而大陸則難以理解台灣命運的複雜性。
更重要的要,我們對於一個更好政治體制的追求,只是實現自身解放的步驟之一。我們最終的目的是創造出豐富、完善的個體,民主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賦予個人主宰自身命運的權力。而兩岸共同面臨的平庸文化的盛行,則是對個人獨特性的莫大障礙。
一個喪失歷史感的社會,一個不再渴望特立獨行的思想的社會,一個只注重眼前感受的社會,不管它以專制還是民主的面貌出現,都是可悲的。而在這樣社會中生活的個體,必然沒有能力理解他人的感受,也沒有創造新時代的精神資源,也更容易失控,被流行情緒左右。即使他們試圖反抗,也缺乏足夠的能力與動力。
政治問題也常是品味問題。很不幸,兩岸都陷入了平庸的趣味,他們正喪失對彼此更深層的想像力與理解力。 (作者為北京作家)
作者:許知遠
出處:【2012/06/16 聯合報】
「應該很少了」,我的朋友說。他在一所大學教書,是一個堅定的台獨分子,身上瀰漫一種既充滿信念又玩世不恭的氣質。多年來,他組織各種討論會,試圖讓台灣意識進入更多青年人的內心。我理解他再度閱讀《反抗者》的感受,他希望這種反抗精神能給新一代青年帶來動力。但很可惜,年輕一代沒有耐心再理解卡繆描繪的反抗精神了—那些俄國青年的勇氣、那些左派的不屈服。對於他們來說,真正興奮的是《那些年,我們追的女孩》。
這個小小的插曲為理解此刻的兩岸關係提供了另一個視角。自從馬英九當選總統以來,大陸與台灣的互動陡然增加。一種新的浪漫化的情緒也迅速興起。廿年來,台灣商人一直試圖浪漫化龐大的中國市場,而現在大陸的遊客們開始拚命浪漫化台灣的民主、生活方式、如何追女孩,而台灣的政治人物則開始浪漫化「大陸對台灣的想像」,當馬英九在總統就職演說中提到韓寒的小學生作文式台灣觀感時,這種浪漫化達到了新的高峰。
倘若以一九八七年兩岸的開放算起,這一次兩岸的融合算得上一次「平庸的相遇」。在這背後反映出兩岸的菁英文化迅速衰落和大眾文化的興起。
當劉賓雁與陳映真在一九八八年的香港相擁時,知識菁英仍在兩岸溝通中扮演著關鍵角色。而在接下來的廿年間,解嚴後的台灣迅速滑入了一個菁英瓦解、民粹興起的歷史階段。而在大陸,因為天安門悲劇,知識分子陷入集體沉默,進而邊緣化。而兩岸面臨的共同後果時,消費與娛樂的空前勝利,歷史意識的普遍缺席。
在這共同的氣氛中,兩岸誤以為通過商業、娛樂、生活方式能達成新的融合。一種自我麻痹式的看法四處流行,倘若大陸台灣的分離是緣於國共之間的歷史糾纏,那些遺忘歷史的青年一代,反而可以拋棄掉歷史包袱,展開新一頁。
但很有可能,它會導致相反的結果。台灣與大陸的不同命運,是中華帝國秩序崩潰的結果。而一個多世紀以來,兩岸的人民都在追尋一種現代政治秩序。倘若缺乏這種歷史感,台灣人會誇大自身經歷的獨特性,而大陸則難以理解台灣命運的複雜性。
更重要的要,我們對於一個更好政治體制的追求,只是實現自身解放的步驟之一。我們最終的目的是創造出豐富、完善的個體,民主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賦予個人主宰自身命運的權力。而兩岸共同面臨的平庸文化的盛行,則是對個人獨特性的莫大障礙。
一個喪失歷史感的社會,一個不再渴望特立獨行的思想的社會,一個只注重眼前感受的社會,不管它以專制還是民主的面貌出現,都是可悲的。而在這樣社會中生活的個體,必然沒有能力理解他人的感受,也沒有創造新時代的精神資源,也更容易失控,被流行情緒左右。即使他們試圖反抗,也缺乏足夠的能力與動力。
政治問題也常是品味問題。很不幸,兩岸都陷入了平庸的趣味,他們正喪失對彼此更深層的想像力與理解力。 (作者為北京作家)
作者:許知遠
出處:【2012/06/16 聯合報】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