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永遠對上一代知道的太少,像我這種看過無數故事小說的人,卻無法好好看分明爸爸和媽媽的生命故事,這份缺憾只好還諸天地了。
爸爸走後,有一天才突然想起自己竟然未曾用攝影機或手機或錄音機等等現代科技收藏住爸爸的聲影,當下我立刻放聲大哭,怎麼回事?為什麼這麼簡單的事我會忘了做呢?如今我除了一張又一張不會說話的照片外,什麼都沒有了,連以前在手機中、電話答錄機中留下的聲音,都早已被我刪除了,當初我怎麼沒想到,會有一天渴望再聽到爸爸的聲音卻不可復得,現在,再多的時間、金錢都換不回爸爸的聲音和身影,只剩下冷冰冰的照片。當然,我仍然擁有許多關於爸爸的記憶,但我真怕記憶會越來越模糊,我明明可以輕而易舉地為爸爸拍一些生活紀錄片的,為什麼沒做?我到底在忙些什麼?我是有忙著為爸爸買吃的東西回家,是有陪他聊天、看電視,是有帶他去散心,說得好聽,我是活在當下,以和爸爸相處的時光為重,不曾想到未來當爸爸走了,我會需要有些爸爸實體的存在如聲音留給我當撫慰,讓我思念他時聽到他的隻字片語,例如叫我女兒的聲音。
爸爸活著的時候,我只記著不可有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遺憾,從爸爸的立場來看,他沒有留下聲音對他的生前或死後也許並不重要,爸爸在時,我的思考都是做些什麼對爸爸是好的,卻忽略了為自己的未來想,忘了有一天爸爸不在了,是我需要再聽到他的聲音,而不是他需要我要懷念他,就算他去了西方淨土什麼都不掛念了,但記得這一生父女緣的我,卻怎麼能連聲音都沒留下呢?
原本以為不會有太多遺憾的我,還是在忙完父親後事不久,就遭受了椎心之痛。尤其想到這世界上在乎還可不可以重聽父親聲音或重看父親活動影像紀錄的人也許不到二十人,但對我自己或其他這些人而言,擁有這樣的私藏記憶的意義,當然比電視上一再播放的鳳飛飛身影更重要,鳳飛飛是屬於她家人的也屬於大家的,但我爸爸只屬於很少數人,即是如此,為什麼我不能像看鳳飛飛般的再看他一眼、再聽他一下呢?一般人家裡的家庭紀錄片都在拍小孩,其實拍老人更重要,老人走了就拍不到了。
過去幾年,我雖然早有意識父親不久就會離開,每個星期去看他兩三次時,都想抽空問他一些從前的事,也不時問過一些,像他童年時在家鄉的情景,吃些什麼?做些什麼?也問他後來去上海時住在那裡?對南市、外灘有什麼記憶?也問了日本人攻打上海後他逃去了哪?但東問西問,爸爸的回答也是支離破碎的,我這個渴望重建爸爸還不是我爸爸前的歲月故事的女兒,因為沒有受過口述歷史的訓練或說也不太認真執意問出個所以然,使得我們的對談始終散漫飄忽,很難建構出爸爸清楚的生命小史,最多只留下些跳動破碎的故事,例如爸爸在上海公路上騎德式摩托車出了車禍送進了醫院等等,但誰在照顧他呢?我當然猜得出是爸爸當時在上海的妻子,但只要回憶裡有她,爸爸都不想跟我提,爸爸是老一輩的人,自然沒法和女兒共同面對他的一些過去,所以說,口述歷史由外人來做較好,生命中有許多事,常常對親人反而無法坦白。爸爸不跟我談一些事,我明白,因為我也會忍著不問他媽媽的事,我也想知道他們當年認識及結婚的經過,媽媽告訴過我一些,像爸爸去西藥房時看見了暑假正在那打工的師範高材生,但我沒問過爸爸記憶的版本,是因為怕觸及他的傷痛,我不想因為要滿足自己想擁有父母親的故事,而挑起年老的爸爸去碰觸記憶的傷口,於是,關於爸爸和媽媽的許多故事,我都無法好好地收集。
人生或許就是這樣,我們永遠對上一代知道的太少,像我這種看過無數故事小說的人,卻無法好好看分明爸爸和媽媽的生命故事,這份缺憾只好還諸天地了。
作者:韓良露
出處:【2012.03.13中國時報】
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紐時作家佛里曼:除了美國 最愛台灣/馮克芸摘譯
以「世界是平的」一書享譽國際的專欄作家佛里曼(Thomas Friedman)十日在紐約時報撰文指出,除了自己的國家美國之外,他最喜歡的國家就是台灣,因為台灣人在自然資源匱乏的情況下,發展出一套砥礪自我的習慣和文化,造就了世界上最珍貴且日新又新的資源。
天然資源有限 熱情、天賦無限
常常有人問:「除了美國,你最喜歡哪一個國家?」
我總是給相同的答案:「台灣」。
為什麼?很簡單,因為台灣位在颱風頻仍海域,土地貧瘠,沒有自然資源,甚至必須從中國大陸進口砂石做建材,卻擁有全球第四高的外匯存底;因為台灣不去挖掘地底下的一切,而是汲取兩千三百萬人的天賦、熱情與智能。
我總告訴我的台灣友人:「你們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你們沒有石油、鐵砂、森林、鑽石、黃金,只有少許煤和天然氣,但由於你們發展出一套砥礪自我的習慣和文化,結果造就了如今世界上最珍貴且日新又新的資源。」
這番想法,原本僅是我簡單的直覺,但現在有了證據。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一個團隊完成一項小型研究,勾勒兩個數值間的關聯性,其一是六十五個國家的十五歲學生在數學、科學及閱讀上的理解能力(「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簡稱PISA),其二是各國自然資源上總收益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
負責PISA測驗的史萊克說:「各國從自然資源賺的錢,與其高中生的知識技能明顯呈反比。」
石油不能傳家 詩書卻能繼世
史萊克引述聖經故事說:「摩西帶著希伯來人飄零沙漠四十年,最後選擇在中東唯一未產油的國家定居,如今看來,這種作法可能是對的,以色列已是中東最具創新力的經濟體,其生活水準也令中東許多產油國望塵莫及。」
因此,石油不傳家,詩書能繼世。史萊克說,新加坡、芬蘭、南韓、香港和日本幾無自然資源,但其學生卻在PISA中取得高分;卡達和哈薩克斯坦擁有最高的石油收入,但是學生PISA分數最低。
史萊克說:「今日在校的學習成果,是各國未來富強的重要指標。」PISA研究團隊透露的是:上了自然資源癮的國家似乎會培養出一群家長和年輕人,他們失去某些做功課和磨練技能的本能、習慣和動機。在幾無自然資源的國家,每個家長和學生都知道,知識與技能決定了生存機會。
知識加上技能 本世紀的貨幣
這也就是為何在美國那斯達克上市的外國公司,多半來自以色列、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印度、南韓及新加坡的原因,這些國家皆不靠自然資源維生。
但這項研究也對工業化國家傳達了一項重要訊息:在當前經濟困頓之時,不要為了提高當下的生活水準,而造成未來更大的財務負擔。史萊克說:「永續的唯一途徑是讓更多人擁有知識和技能,可與人競爭、協作及連結。」
簡言之,史萊克說:「知識與技能已成為廿一世紀的全球貨幣,但沒有任何中央銀行在印製這種貨幣,人人必須自己決定要印多少。」石油、天然氣和鑽石的確能買來許多職缺,但長期下來,自然資源只會削弱社會,除非這個國家具備興學的風氣及終身學習的文化。
【2012/03/13 聯合報】
2. 楊照:感謝佛里曼,但我們沒有理由自滿…
佛里曼(Thomas Friedman)在他極具影響力的「紐約時報」專欄上,公開表示,全世界除了美國之外,他最喜歡台灣。這樣的評價,當然令台灣人感到高興。不過仔細將佛里曼的文章讀下去,會發現他稱讚台灣最主要的理由,是台灣在沒有天然資源的惡劣情況下,創造了傲人的經濟成就。他拿台灣來對照對比那些有天然資源卻相對經濟不振的國家,進而凸顯人才素質的重要性。
和阿拉伯產油國家相比,台灣的人才素質是超出許多。然而以佛里曼文中提到的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顯示的成績來看,台灣的表現,在亞洲國家之間,並不出色。
最近一期的PISA測驗結果,台灣學生「閱讀素養」項目的平均成績,從二○○六年的第十六名滑落到第廿三名,輸給第一名的上海、第二名的韓國、第四名的香港、第五名的新加坡、第八名的日本。「數學素養」項目上,台灣學生的平均成績從二○○六年的第一名滑落到第五名,輸給第一名的上海、第二名的新加坡、第三名的香港和第四名的韓國。在「科學素養」方面,台灣學生平均成績從二○○六年的第四名滑落到第十二名,在亞洲輸給第一名的上海、第三名的香港、第四名的新加坡、第五名的日本和第六名的韓國。
這是二○○九測驗的結果,PISA每三年測驗一次,今年正在進行的測驗,要到明年才會公布結果,然而以台灣當前教育的方式與趨勢來看,我們有理由相信明年公布的結果會比較好嗎?
至少我沒有這樣的信心。這幾年,正是台灣教育最缺乏理念,教育政策最是慌亂沒有方向的時刻。「教改」失敗了,無人不知,「教改」之後孩子反而陷入更誇張更荒唐的考試壓力下,然而主政者卻滿腦子只有考試,試圖以不斷變化考試方式來解決考試帶來的問題,怎麼可能成功?中小學教育考試至上,真正的教學不重要;高等教育則是以要求教授寫論文、發表論文為重點,完全不顧教學教育品質。表面上看,教育在這個社會很重要,但實質上,我們卻以教育之名,在行謀殺抹煞教育之實。
如此扭曲的教育狀況,明顯反映在像PISA這樣的能力評比結果上。我們感謝佛里曼的友誼與好意,但恕我直言,佛里曼的稱讚,犯了一個嚴重的推論錯誤。他看到的,是台灣現在的成就,也就是過去人才素質產生的效應,然而,他拿來證明台灣成就的,卻是台灣當前教育產生的結果。過去的人才素質,創造了台灣耀眼的經濟成就,但那一套訓練培養的機制,今天已經差不多消失了。佛里曼看到今天的台灣成就,誤以為過去的那套人才機制還在台灣發揮作用,可以繼續有效提升台灣的人才素質。
但尷尬啊,佛里曼看重的PISA數據,顯示的不是佛里曼以為的台灣傑出表現,相反地,正是台灣教育的危機,以及將來整體發展上的危機!
作者:馮克芸摘譯(作者為新新聞副社長兼總主筆)
出處:【2012/03/14 聯合報】
天然資源有限 熱情、天賦無限
常常有人問:「除了美國,你最喜歡哪一個國家?」
我總是給相同的答案:「台灣」。
為什麼?很簡單,因為台灣位在颱風頻仍海域,土地貧瘠,沒有自然資源,甚至必須從中國大陸進口砂石做建材,卻擁有全球第四高的外匯存底;因為台灣不去挖掘地底下的一切,而是汲取兩千三百萬人的天賦、熱情與智能。
我總告訴我的台灣友人:「你們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你們沒有石油、鐵砂、森林、鑽石、黃金,只有少許煤和天然氣,但由於你們發展出一套砥礪自我的習慣和文化,結果造就了如今世界上最珍貴且日新又新的資源。」
這番想法,原本僅是我簡單的直覺,但現在有了證據。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一個團隊完成一項小型研究,勾勒兩個數值間的關聯性,其一是六十五個國家的十五歲學生在數學、科學及閱讀上的理解能力(「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簡稱PISA),其二是各國自然資源上總收益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
負責PISA測驗的史萊克說:「各國從自然資源賺的錢,與其高中生的知識技能明顯呈反比。」
石油不能傳家 詩書卻能繼世
史萊克引述聖經故事說:「摩西帶著希伯來人飄零沙漠四十年,最後選擇在中東唯一未產油的國家定居,如今看來,這種作法可能是對的,以色列已是中東最具創新力的經濟體,其生活水準也令中東許多產油國望塵莫及。」
因此,石油不傳家,詩書能繼世。史萊克說,新加坡、芬蘭、南韓、香港和日本幾無自然資源,但其學生卻在PISA中取得高分;卡達和哈薩克斯坦擁有最高的石油收入,但是學生PISA分數最低。
史萊克說:「今日在校的學習成果,是各國未來富強的重要指標。」PISA研究團隊透露的是:上了自然資源癮的國家似乎會培養出一群家長和年輕人,他們失去某些做功課和磨練技能的本能、習慣和動機。在幾無自然資源的國家,每個家長和學生都知道,知識與技能決定了生存機會。
知識加上技能 本世紀的貨幣
這也就是為何在美國那斯達克上市的外國公司,多半來自以色列、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印度、南韓及新加坡的原因,這些國家皆不靠自然資源維生。
但這項研究也對工業化國家傳達了一項重要訊息:在當前經濟困頓之時,不要為了提高當下的生活水準,而造成未來更大的財務負擔。史萊克說:「永續的唯一途徑是讓更多人擁有知識和技能,可與人競爭、協作及連結。」
簡言之,史萊克說:「知識與技能已成為廿一世紀的全球貨幣,但沒有任何中央銀行在印製這種貨幣,人人必須自己決定要印多少。」石油、天然氣和鑽石的確能買來許多職缺,但長期下來,自然資源只會削弱社會,除非這個國家具備興學的風氣及終身學習的文化。
【2012/03/13 聯合報】
2. 楊照:感謝佛里曼,但我們沒有理由自滿…
佛里曼(Thomas Friedman)在他極具影響力的「紐約時報」專欄上,公開表示,全世界除了美國之外,他最喜歡台灣。這樣的評價,當然令台灣人感到高興。不過仔細將佛里曼的文章讀下去,會發現他稱讚台灣最主要的理由,是台灣在沒有天然資源的惡劣情況下,創造了傲人的經濟成就。他拿台灣來對照對比那些有天然資源卻相對經濟不振的國家,進而凸顯人才素質的重要性。
和阿拉伯產油國家相比,台灣的人才素質是超出許多。然而以佛里曼文中提到的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顯示的成績來看,台灣的表現,在亞洲國家之間,並不出色。
最近一期的PISA測驗結果,台灣學生「閱讀素養」項目的平均成績,從二○○六年的第十六名滑落到第廿三名,輸給第一名的上海、第二名的韓國、第四名的香港、第五名的新加坡、第八名的日本。「數學素養」項目上,台灣學生的平均成績從二○○六年的第一名滑落到第五名,輸給第一名的上海、第二名的新加坡、第三名的香港和第四名的韓國。在「科學素養」方面,台灣學生平均成績從二○○六年的第四名滑落到第十二名,在亞洲輸給第一名的上海、第三名的香港、第四名的新加坡、第五名的日本和第六名的韓國。
這是二○○九測驗的結果,PISA每三年測驗一次,今年正在進行的測驗,要到明年才會公布結果,然而以台灣當前教育的方式與趨勢來看,我們有理由相信明年公布的結果會比較好嗎?
至少我沒有這樣的信心。這幾年,正是台灣教育最缺乏理念,教育政策最是慌亂沒有方向的時刻。「教改」失敗了,無人不知,「教改」之後孩子反而陷入更誇張更荒唐的考試壓力下,然而主政者卻滿腦子只有考試,試圖以不斷變化考試方式來解決考試帶來的問題,怎麼可能成功?中小學教育考試至上,真正的教學不重要;高等教育則是以要求教授寫論文、發表論文為重點,完全不顧教學教育品質。表面上看,教育在這個社會很重要,但實質上,我們卻以教育之名,在行謀殺抹煞教育之實。
如此扭曲的教育狀況,明顯反映在像PISA這樣的能力評比結果上。我們感謝佛里曼的友誼與好意,但恕我直言,佛里曼的稱讚,犯了一個嚴重的推論錯誤。他看到的,是台灣現在的成就,也就是過去人才素質產生的效應,然而,他拿來證明台灣成就的,卻是台灣當前教育產生的結果。過去的人才素質,創造了台灣耀眼的經濟成就,但那一套訓練培養的機制,今天已經差不多消失了。佛里曼看到今天的台灣成就,誤以為過去的那套人才機制還在台灣發揮作用,可以繼續有效提升台灣的人才素質。
但尷尬啊,佛里曼看重的PISA數據,顯示的不是佛里曼以為的台灣傑出表現,相反地,正是台灣教育的危機,以及將來整體發展上的危機!
作者:馮克芸摘譯(作者為新新聞副社長兼總主筆)
出處:【2012/03/14 聯合報】
2012年4月19日 星期四
故事與新聞:他們一開口就使得人類智慧總和下降/楊照
我們還來不及建立起政治上「智慧語言」的傳統,來不及累積有智慧的政治語錄,同樣的廣播、電視談話節目潮流,便已排山倒海掩襲而來了……
1890年代擔任美國眾議院院長的李德(Thomas Reed)有一次在議會中被一位眾議員的發言惹惱了,大家都看得出來他漲紅著臉開口講話,然而從他口中講出的話,卻還是維持了平常的音量與速度,他說:「這位同仁真是令人佩服,只要他說話,就一定造成人類智慧總和下降的效果。」
還有另一次,李德和記者聊到了一位也是讓他很感冒的議員,他輕描淡寫地形容:「這位老兄,如果多給他幾個腦袋,他也可以算得上有點智慧吧!」
1950年代,美國參議員德克森(Everett Dirksen)反對通過一個別人提出的新法案,他的說法是:「這法案太沒分量了。它能產生的衝擊就像一片柔軟的雪花落在波多馬克河寬廣的胸膛上一樣。」
這些是眾多美國國會議員留下的名言中幾個例子。西方國家中,美國其實是一個相對拙於言辭的社會。美國有強烈的清教傳統,相信人的重要美德之一,是內心的虔誠,而靜默、不愛講話、不會講話,往往也就被視為反映內心虔誠的表徵。美國社會一直都有一種「寡言英雄」的典型。西部片中代表正義的警長、象徵原則的硬漢鏢客,幾乎都少有對白台詞。相對地,在電影中滔滔不絕講話的,要嘛是虛偽的反派,不然就是荒唐可笑的諧角。到了我們這個時代,好萊塢甚至建立了不言可喻的「賣座大片」規則──主角,尤其是男主角,一次對話不能超過一分鐘,少說話、多動作,才會賣錢。
即便如此,在政治領域,美國畢竟還是在十九、二十世紀建立了價值,認為好的政治人物,應該要有本事說出漂亮、機智的話。也就是那種繞個彎說的話,讓人要想一想才理解的話,也因而可以有餘韻的話。
悲慘的是,這套傳統價值,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尤其是受到廣播、電視談話節目氾濫影響,被快速消蝕了。2006年,當時的美國副總統錢尼,在國會裡遭到一位帶有敵意的參議員挑釁批評,他脫口而出的回話,竟然是不適合譯成中文的粗口:「Go fuck yourself!」
在台灣,我們還來不及建立起政治上「智慧語言」的傳統,來不及累積有智慧的政治語錄,同樣的廣播、電視談話節目潮流,便已排山倒海掩襲而來了。有情緒而無辭藻,多的是反覆念經般的批判或解釋,卻極少有新鮮值得咀嚼的特殊句子。
不止是談林書豪和談美牛是同一群人在談,更慘更悲哀的,談林書豪和談美牛,用的竟然也是同一套語言,同樣的語氣、同樣的句法,只是一邊是誇大的稱讚,一邊是誇大的危機恐嚇罷了。
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在政治領域裡聽到讓人類智慧總和增加而非減少的雋語呢?
作者:楊照
出處:【2012/03/08 聯合報】
1890年代擔任美國眾議院院長的李德(Thomas Reed)有一次在議會中被一位眾議員的發言惹惱了,大家都看得出來他漲紅著臉開口講話,然而從他口中講出的話,卻還是維持了平常的音量與速度,他說:「這位同仁真是令人佩服,只要他說話,就一定造成人類智慧總和下降的效果。」
還有另一次,李德和記者聊到了一位也是讓他很感冒的議員,他輕描淡寫地形容:「這位老兄,如果多給他幾個腦袋,他也可以算得上有點智慧吧!」
1950年代,美國參議員德克森(Everett Dirksen)反對通過一個別人提出的新法案,他的說法是:「這法案太沒分量了。它能產生的衝擊就像一片柔軟的雪花落在波多馬克河寬廣的胸膛上一樣。」
這些是眾多美國國會議員留下的名言中幾個例子。西方國家中,美國其實是一個相對拙於言辭的社會。美國有強烈的清教傳統,相信人的重要美德之一,是內心的虔誠,而靜默、不愛講話、不會講話,往往也就被視為反映內心虔誠的表徵。美國社會一直都有一種「寡言英雄」的典型。西部片中代表正義的警長、象徵原則的硬漢鏢客,幾乎都少有對白台詞。相對地,在電影中滔滔不絕講話的,要嘛是虛偽的反派,不然就是荒唐可笑的諧角。到了我們這個時代,好萊塢甚至建立了不言可喻的「賣座大片」規則──主角,尤其是男主角,一次對話不能超過一分鐘,少說話、多動作,才會賣錢。
即便如此,在政治領域,美國畢竟還是在十九、二十世紀建立了價值,認為好的政治人物,應該要有本事說出漂亮、機智的話。也就是那種繞個彎說的話,讓人要想一想才理解的話,也因而可以有餘韻的話。
悲慘的是,這套傳統價值,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尤其是受到廣播、電視談話節目氾濫影響,被快速消蝕了。2006年,當時的美國副總統錢尼,在國會裡遭到一位帶有敵意的參議員挑釁批評,他脫口而出的回話,竟然是不適合譯成中文的粗口:「Go fuck yourself!」
在台灣,我們還來不及建立起政治上「智慧語言」的傳統,來不及累積有智慧的政治語錄,同樣的廣播、電視談話節目潮流,便已排山倒海掩襲而來了。有情緒而無辭藻,多的是反覆念經般的批判或解釋,卻極少有新鮮值得咀嚼的特殊句子。
不止是談林書豪和談美牛是同一群人在談,更慘更悲哀的,談林書豪和談美牛,用的竟然也是同一套語言,同樣的語氣、同樣的句法,只是一邊是誇大的稱讚,一邊是誇大的危機恐嚇罷了。
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在政治領域裡聽到讓人類智慧總和增加而非減少的雋語呢?
作者:楊照
出處:【2012/03/08 聯合報】
2012年4月18日 星期三
四季桂/朱天衣
父親悠悠地轉過頭對著蹲在床頭邊的我說:「家裡有一盆桂花,幫你養了很久了,你什麼時候帶回去呢?」父親那灰藍色的眼眸柔柔的,感覺很親,卻又窅窅的,好似飄到另一個銀河去了……
人們都說八月桂花香,桂花應該是在秋季綻放香溢滿園的,但我們家的桂花卻從中秋直開到夏初,四季都不缺席,所以又被稱為四季桂。講究些的會把花色淡些的喚作木樨,我們家種的便是如此,但我仍執意當它是桂。
父親喜愛桂花,我原生家庭門旁兩株茂密的桂,快有四十高齡了,雖種在花圃中,卻仍恣意生長,不僅往高處伸展,更橫向環抱,兩樹連成一氣,漫過牆頭自成一片風景,貓兒遊走其間,猶如迷宮般可供戲耍。父親也喜歡蘭,還曾和他到後山搬回半倒的蛇木(筆筒樹),截成一段段來養蘭,記得鋸蛇木的當口,在院中遊走的雞硬湊到跟前,先還不解,直至從截斷的朽木中竄出幾尾褐紫色的蜈蚣,才知那雞真有先見之明,一口一尾,三兩下便給牠像吃麵條一般吸食個盡。待等父親收拾妥當,便會將蘭掛在桂樹下,一來遮陽,二來懸空的蛇木也不致淪為貓爪板。
桂花飄香時,便是父親忙桂花釀的時刻,那真是一份細活,一朵朵比米粒大不了多少的桂花,採集已不輕鬆,還要將如髮絲般細的花桱摘除,那是只有細緻又有耐心的父親做得來的。接下來便會看到父親將拾掇好的花絮,間隔著糖一層一層鋪在玻璃罐裡,最後淋上高粱酒,便是上好的桂花釀,待等隔年元宵煮芝麻湯圓時,起鍋前淋上一小匙,那真是噴香撲鼻呀!整個製作過程,我們姊妹能做的至多就是採擷這一環,有時在外面覓得桂花香,也會結伴去偷香,我就曾被二姊帶到台大校園,隔著一扇窗,一辦公室的員工便看著兩個女孩在桂花樹下忙著收成呢!
除了自製的桂花釀,參了點桂花香的「寸金糖」,也成了父親寫稿時難得佐伴的點心。這「寸金糖」在當時只有「老大房」販售,我們姊妹仨不時會捎些回來,不是怎麼貴的東西,父親卻吃得很省。他對自己特別喜歡的事物,總能有滋有味的享用,但也不貪多,幾乎是給什麼就吃什麼、供什麼就用什麼,即便是鎮日離不了口的菸,也只抽「金馬」,後來實在是不好找才改抽「長壽」,而茶則是保溫杯泡就的茉莉花茶。我們是長大後自己會喝茶了,才知道拿來做花茶的茶葉,都是最劣質的,甚至連那茉莉香氣都是贗品,是用較廉價的玉蘭花代替,而這濃郁的玉蘭花是會把腦子薰壞的。記得那時二姊每次夜歸,會順手從鄰人家捎回幾朵茉莉,放進父親的保溫杯中。唉!這算是其中唯一珍品了。
父親的細緻端看他的手稿便可知悉,數十萬的文稿,沒一個字是含糊帶過的,要有刪動,也是用最原始的剪貼處理。那時還沒有立可帶,寫錯了字,他依樣用剪貼補正,且稿紙總是兩面利用,正稿便寫在廢稿的另一面,有時讀著讀著,會忍不住翻到背面看看他之前寫了些什麼。他擤鼻涕使用衛生紙,也一樣會將市面上已疊就的兩張紙一分為二,一次用一張,但他從沒要求我們和他做一樣的事。
父母親年輕成家,許多隻身在台灣的伯伯叔叔,都把我們這兒當家,逢年過節周末假期客人永遠是川流不息,如此練就了母親大碗吃菜、大鍋喝湯的做菜風格;即便是日常過日子,母親也收不了手,桌上永遠是大盤大碗伺候,但也從不見細緻的父親有絲毫怨言。到我稍大接手廚房裡的事,才聽父親誇讚我刀功不錯,切的果真是肉絲而不是肉條,我才驚覺這兩者的差異。
有時父親也會親自下廚,多是一些需要特殊處理的食材,比如他對「臭味」情有獨鍾,蝦醬、白糟魚、臭醬豆、臭腐乳,當然還有臭豆腐,且這臭豆腐非得要用蒸的方式料理,不如此顯不出它的臭。幾位有心的學生子,不時在外獵得夠臭的臭豆腐,便會歡喜得意的攜來獻寶,一進門便會嚷嚷:「老師!這回一定臭,保證天下第一臭!」接著便會看到父親欣然地在廚房裡切切弄弄,不一會兒整間屋子便臭味四溢。欣賞不來的我們,總把這件事當成個玩笑,當是父親和學生子聯手的惡作劇,因此餐桌上的臭豆腐就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吧!但往往那始作俑者的學生子是碰也不敢碰,所以那時的父親是有些寂寞的。或許是隔代遺傳吧!我的女兒倒是愛死了麻辣臭豆腐,只是很可惜的,他們祖孫倆重疊的時光太短淺了。
父親也愛食辣,幾乎可說是無辣不歡,他的拿手好料就是辣椒塞肉,把調好味的絞肉拌上蔥末,填進剔了子的長辣椒裡,用小火煎透了,再淋上醬油、醋,煸一煸就好起鍋,熱食、冷食皆宜。一次全家去日本旅遊大半個月,父親前一晚就偷偷做了兩大罐,放在隨身背袋裡,這是他抗日利器,專門對付淡出鳥來的日本料理。
其實父親的口味重,和他半口假牙有關。以前牙醫技術真有些暴橫,常為了安裝幾顆假牙,不僅犧牲了原本無事的健康齒,還大片遮蓋了上頷,這讓味覺遲鈍許多,不是弄到胃口大壞,就是口味愈來愈重,這和他晚年喜吃鹹辣及糜爛的食物有關。且不時有雜物卡進假牙裡,便會異常難受,但也少聽他抱怨。他很少為自己的不舒服擾人,不到嚴重地步是不會讓人知道的,即便是身邊最親的人。
父親在最後住院期間,一個夜晚突然血壓掉到五十、三十,經緊急輸血搶救了回來,隔天早晨全家人都到齊了,父親看著我們簡單的交代了一些事,由坐在床邊的大姊一一如實的記了下來。大家很有默契的不驚不動,好似在做一件極平常的事,包括躺在病床上的父親。
等該說的事都說妥了,大家開始聊一些別的事時,父親悠悠地轉過頭對著蹲在床頭邊的我說:「家裡有一盆桂花,幫你養了很久了,你什麼時候帶回去呢?」父親那灰藍色的眼眸柔柔的,感覺很親,卻又窅窅的,好似飄到另一個銀河去了。我輕聲的說:「好,我會把它帶回去的。」那時我還沒有自己的家園,我要讓它在哪兒生根?
中國人有個習慣,生養了女兒,便在地裡埋上一甕酒,待女兒出嫁時把酒甕挖出來,是為「女兒紅」,若不幸女孩早夭,這出土的酒便為「花凋」;也有地方生養一個女兒便植一棵桂花。父親沒幫我們存「女兒紅」,卻不知有意無意的在家門旁種了兩株碩彥的桂;我並不知道他也一直為我留著一棵桂,為這已三十好幾還沒定性的小女兒留了一棵桂。
父親走了以後,時間突然緩了下來,我才知道過去的匆匆與碌碌,全是為了證明什麼,證明我也是這家庭的一員?證明我也值得被愛?大姊曾說過她與父親的感情像是男性之間的情誼;二姊呢?該比較像似緣定三生的款款深情;至於我,似乎單純的只想要他是個父親疼愛我。我一直以為作家、老師的身分讓他無暇顧及其他,但一直到後來,我才知道那是父親的性情,對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深情款款,卻也安然處之,不耽溺也不恐慌。
一直到父親走了,我整個人才沉靜下來,明白這世間有什麼是一直在那兒的,無需你去搜尋、無需你去證明,它就是一直存在著的。
當我在山中真的擁有了自己的家園時,不知情的母親,已為那株桂花找了個好人家。是有些悵惘,但沒關係,真的沒關係,依父親的性情本就不會那麼著痕跡,他會留株桂花給我,也全是因為他知道我要,我要他像一個世俗的父親待我。
而今,在我山居的園林中,前前後後已種了近百株的桂花,因為它們實在好養,野生野長的全不需照顧。第一批種的已高過我許多,每當我穿梭其間,採擷那小得像米粒的桂花,所有往事都回到眼前來。我們每個人都以不同的方式懷念著父親,而我是在這終年飄香的四季桂中,天天思念著他。
(本文選自麥田近日出版《我的山居動物同伴們》)
作者:朱天衣
出處:【2012/03/08 聯合報】
人們都說八月桂花香,桂花應該是在秋季綻放香溢滿園的,但我們家的桂花卻從中秋直開到夏初,四季都不缺席,所以又被稱為四季桂。講究些的會把花色淡些的喚作木樨,我們家種的便是如此,但我仍執意當它是桂。
父親喜愛桂花,我原生家庭門旁兩株茂密的桂,快有四十高齡了,雖種在花圃中,卻仍恣意生長,不僅往高處伸展,更橫向環抱,兩樹連成一氣,漫過牆頭自成一片風景,貓兒遊走其間,猶如迷宮般可供戲耍。父親也喜歡蘭,還曾和他到後山搬回半倒的蛇木(筆筒樹),截成一段段來養蘭,記得鋸蛇木的當口,在院中遊走的雞硬湊到跟前,先還不解,直至從截斷的朽木中竄出幾尾褐紫色的蜈蚣,才知那雞真有先見之明,一口一尾,三兩下便給牠像吃麵條一般吸食個盡。待等父親收拾妥當,便會將蘭掛在桂樹下,一來遮陽,二來懸空的蛇木也不致淪為貓爪板。
桂花飄香時,便是父親忙桂花釀的時刻,那真是一份細活,一朵朵比米粒大不了多少的桂花,採集已不輕鬆,還要將如髮絲般細的花桱摘除,那是只有細緻又有耐心的父親做得來的。接下來便會看到父親將拾掇好的花絮,間隔著糖一層一層鋪在玻璃罐裡,最後淋上高粱酒,便是上好的桂花釀,待等隔年元宵煮芝麻湯圓時,起鍋前淋上一小匙,那真是噴香撲鼻呀!整個製作過程,我們姊妹能做的至多就是採擷這一環,有時在外面覓得桂花香,也會結伴去偷香,我就曾被二姊帶到台大校園,隔著一扇窗,一辦公室的員工便看著兩個女孩在桂花樹下忙著收成呢!
除了自製的桂花釀,參了點桂花香的「寸金糖」,也成了父親寫稿時難得佐伴的點心。這「寸金糖」在當時只有「老大房」販售,我們姊妹仨不時會捎些回來,不是怎麼貴的東西,父親卻吃得很省。他對自己特別喜歡的事物,總能有滋有味的享用,但也不貪多,幾乎是給什麼就吃什麼、供什麼就用什麼,即便是鎮日離不了口的菸,也只抽「金馬」,後來實在是不好找才改抽「長壽」,而茶則是保溫杯泡就的茉莉花茶。我們是長大後自己會喝茶了,才知道拿來做花茶的茶葉,都是最劣質的,甚至連那茉莉香氣都是贗品,是用較廉價的玉蘭花代替,而這濃郁的玉蘭花是會把腦子薰壞的。記得那時二姊每次夜歸,會順手從鄰人家捎回幾朵茉莉,放進父親的保溫杯中。唉!這算是其中唯一珍品了。
父親的細緻端看他的手稿便可知悉,數十萬的文稿,沒一個字是含糊帶過的,要有刪動,也是用最原始的剪貼處理。那時還沒有立可帶,寫錯了字,他依樣用剪貼補正,且稿紙總是兩面利用,正稿便寫在廢稿的另一面,有時讀著讀著,會忍不住翻到背面看看他之前寫了些什麼。他擤鼻涕使用衛生紙,也一樣會將市面上已疊就的兩張紙一分為二,一次用一張,但他從沒要求我們和他做一樣的事。
父母親年輕成家,許多隻身在台灣的伯伯叔叔,都把我們這兒當家,逢年過節周末假期客人永遠是川流不息,如此練就了母親大碗吃菜、大鍋喝湯的做菜風格;即便是日常過日子,母親也收不了手,桌上永遠是大盤大碗伺候,但也從不見細緻的父親有絲毫怨言。到我稍大接手廚房裡的事,才聽父親誇讚我刀功不錯,切的果真是肉絲而不是肉條,我才驚覺這兩者的差異。
有時父親也會親自下廚,多是一些需要特殊處理的食材,比如他對「臭味」情有獨鍾,蝦醬、白糟魚、臭醬豆、臭腐乳,當然還有臭豆腐,且這臭豆腐非得要用蒸的方式料理,不如此顯不出它的臭。幾位有心的學生子,不時在外獵得夠臭的臭豆腐,便會歡喜得意的攜來獻寶,一進門便會嚷嚷:「老師!這回一定臭,保證天下第一臭!」接著便會看到父親欣然地在廚房裡切切弄弄,不一會兒整間屋子便臭味四溢。欣賞不來的我們,總把這件事當成個玩笑,當是父親和學生子聯手的惡作劇,因此餐桌上的臭豆腐就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吧!但往往那始作俑者的學生子是碰也不敢碰,所以那時的父親是有些寂寞的。或許是隔代遺傳吧!我的女兒倒是愛死了麻辣臭豆腐,只是很可惜的,他們祖孫倆重疊的時光太短淺了。
父親也愛食辣,幾乎可說是無辣不歡,他的拿手好料就是辣椒塞肉,把調好味的絞肉拌上蔥末,填進剔了子的長辣椒裡,用小火煎透了,再淋上醬油、醋,煸一煸就好起鍋,熱食、冷食皆宜。一次全家去日本旅遊大半個月,父親前一晚就偷偷做了兩大罐,放在隨身背袋裡,這是他抗日利器,專門對付淡出鳥來的日本料理。
其實父親的口味重,和他半口假牙有關。以前牙醫技術真有些暴橫,常為了安裝幾顆假牙,不僅犧牲了原本無事的健康齒,還大片遮蓋了上頷,這讓味覺遲鈍許多,不是弄到胃口大壞,就是口味愈來愈重,這和他晚年喜吃鹹辣及糜爛的食物有關。且不時有雜物卡進假牙裡,便會異常難受,但也少聽他抱怨。他很少為自己的不舒服擾人,不到嚴重地步是不會讓人知道的,即便是身邊最親的人。
父親在最後住院期間,一個夜晚突然血壓掉到五十、三十,經緊急輸血搶救了回來,隔天早晨全家人都到齊了,父親看著我們簡單的交代了一些事,由坐在床邊的大姊一一如實的記了下來。大家很有默契的不驚不動,好似在做一件極平常的事,包括躺在病床上的父親。
等該說的事都說妥了,大家開始聊一些別的事時,父親悠悠地轉過頭對著蹲在床頭邊的我說:「家裡有一盆桂花,幫你養了很久了,你什麼時候帶回去呢?」父親那灰藍色的眼眸柔柔的,感覺很親,卻又窅窅的,好似飄到另一個銀河去了。我輕聲的說:「好,我會把它帶回去的。」那時我還沒有自己的家園,我要讓它在哪兒生根?
中國人有個習慣,生養了女兒,便在地裡埋上一甕酒,待女兒出嫁時把酒甕挖出來,是為「女兒紅」,若不幸女孩早夭,這出土的酒便為「花凋」;也有地方生養一個女兒便植一棵桂花。父親沒幫我們存「女兒紅」,卻不知有意無意的在家門旁種了兩株碩彥的桂;我並不知道他也一直為我留著一棵桂,為這已三十好幾還沒定性的小女兒留了一棵桂。
父親走了以後,時間突然緩了下來,我才知道過去的匆匆與碌碌,全是為了證明什麼,證明我也是這家庭的一員?證明我也值得被愛?大姊曾說過她與父親的感情像是男性之間的情誼;二姊呢?該比較像似緣定三生的款款深情;至於我,似乎單純的只想要他是個父親疼愛我。我一直以為作家、老師的身分讓他無暇顧及其他,但一直到後來,我才知道那是父親的性情,對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深情款款,卻也安然處之,不耽溺也不恐慌。
一直到父親走了,我整個人才沉靜下來,明白這世間有什麼是一直在那兒的,無需你去搜尋、無需你去證明,它就是一直存在著的。
當我在山中真的擁有了自己的家園時,不知情的母親,已為那株桂花找了個好人家。是有些悵惘,但沒關係,真的沒關係,依父親的性情本就不會那麼著痕跡,他會留株桂花給我,也全是因為他知道我要,我要他像一個世俗的父親待我。
而今,在我山居的園林中,前前後後已種了近百株的桂花,因為它們實在好養,野生野長的全不需照顧。第一批種的已高過我許多,每當我穿梭其間,採擷那小得像米粒的桂花,所有往事都回到眼前來。我們每個人都以不同的方式懷念著父親,而我是在這終年飄香的四季桂中,天天思念著他。
(本文選自麥田近日出版《我的山居動物同伴們》)
作者:朱天衣
出處:【2012/03/08 聯合報】
2012年4月17日 星期二
晃晃悠悠在小村/韓良憶
小村最不缺的是明信片般的好風光,還有保持適當距離但親切的村人。踅回村子裡,在狹長的石板路上悠然漫步,欣賞路兩旁屋樑外露的古老建築,看綠色的爬藤給敷著灰泥的老屋增添生氣……
南法十日,我們愛走迂迴曲折的道路,常在綠色丘陵地間的狹窄村道上左彎右拐,不時停下,或眺望鄉野景色,或走進收割過的麥田,嗅聞麥草的乾香。如是一路晃悠,沒有既定目標,反倒「發現」太多美好的風景、怡人的小村莊。
有的村落在地方歷史上容或有值得一書的事蹟,出過地方名人,但這些人這些事,一旦離開了法國或只是方圓數百公里,恐怕便無人知曉。還有一些小村不見得出過名人,並未發過生轟轟烈烈的大事,更沒有叫得出多大名堂的古蹟──儘管那裡可能是從中世紀即存在的設防城鎮(bastide),仍保留一小部分舊城牆,還有一些中世紀老屋仍屹立不搖,可是這樣的村莊在法國南部並不稀奇,就連旅遊資訊比較詳盡的米其林旅遊指南,充其量也不過寫上兩三句一小段,懶得多提。
偏偏,就是這樣鄉下村莊吸引了我和約柏。我們喜愛小村只有微乎其微的觀光氣息,可能有一家兼賣香菸、書報的小咖啡館,也可能甚至有家不錯的餐廳,是附近一帶的居民想以美食犒賞自己時的好去處。這樣的小村在旅遊旺季或有多一點的遊客,讓小村一年中有幾個月可以掙上一筆外快,可又不致多到打擾了小村的幽靜和恬淡,因之村人也不很介意遊客好奇的眼光,照樣自得其樂地過著家常的日子。
這樣的村子,在我們居遊的聖蘇珊妮村方圓數十公里內就有好幾個,好比說,北邊不過三公里外的聖怡芭(Saint Ybars),坐落在海拔近三百公尺山丘上,小小的村公所週二到週六為六百六位居民服務,村民會堂和十三世紀老教堂偶爾還會舉行音樂會。村裡沒有餐廳食堂,但有麵包店、雜貨舖照顧村民日常生活,白天時段還有客運直通大城吐魯斯,方便通學通勤者。小村處處可見中世紀老屋,也有新翻修的房子,難得的是配合了整個村子的古老風貌,雖無刻意地作舊仿古,但修得也不見庸俗之氣。
又好比南邊不到七公里的卡拉拜爾(Carla-Bayle)。這村子跟聖怡芭一樣,也是個小bastide,但這村子可就有點名堂了,因為原名Carla-le-Comte(意即伯爵領地)的小村曾出過名人,那就是十七世紀法國哲學皮耶.拜爾(Pierre Bayle),小村如今的名字正是在紀念他。可是坦白講,這位提倡容忍精神的新教徒雖啟發、影響了後來的啟蒙運動,卻非男女老幼人人皆知的大名人。我和約柏耳聞過其大名,是因為他曾因宗教迫害而避難於荷蘭,任教於鹿特丹,他作禮拜的教堂離我們家不很遠,如今教堂所在的街道更以其人之名為路名。
大概就是因為拜爾的名氣不是那麼「大眾化」,所以大眾旅遊的腳步尚未來到小村,平日且非觀光旺季的村子安靜而優雅,偶有遊客前來造訪中世紀城牆的遺蹟,參觀紀念拜爾的小博物館,逛逛幾家低調不張揚的畫廊,更多的人是衝著一家也以哲學家之名而命名的小客棧兼餐廳而來。
而不管有沒有「名堂」,這些小村最不缺的是明信片般的好風光,還有保持適當距離但親切的村人。旅人立在村口向外眺望,遠處是峰峰相連的庇里牛斯山,近處的青翠的田野和丘陵。踅回村子裡,在狹長的石板路上悠然漫步,欣賞路兩旁屋樑外露的古老建築,看綠色的爬藤給敷著灰泥的老屋增添生氣,偶爾有老人家在與我們擦身而過時,帶著淺淺的笑容,親切道一聲日安。也有還沒上小學的小男孩,騎著小單車在沒有別人的市集廣場上轉來轉去,看到我們注意到他了,把車騎到我們跟前,伸手指著廣場邊上一幢看來曾風光一時、而今滿是風霜的大宅說:「這些房子很大很棒很漂亮哦,而且很貴,要一百萬元呢。」我猜,這房子未必真的在待售,也不見得是這個價錢,而是在五六歲孩子心目中,一百萬歐元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天文數字,其實就是無價。
神聖之光
旅居歐洲,看過無數宏偉的大教堂,但能令我感受到一點「神聖之光」的,常是鄉間古老的小教堂,樸素,簡約,沒有華麗雕飾,但是一塵不染,於是你知道,這裡有人悉心維護,他們仍相信神的存在,仍在這裡祈禱,對神訴說苦樂,求上天垂憐。說到底,令我感動或許是人該有的謙卑的心,那才是神聖之光吧。
這樣的光,在庇里牛斯山腳下我又見到了,在阿席亞(Axiat)和維諾(Vernaux),兩個聽都沒聽過的地名,兩座十二世紀的鄉間教堂,佇立在交通不很繁忙的次級公路旁,簡直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突然就出現在眼前,樸素而厚重的仿羅式建築,屹立在藍天下,陽光照在石牆上,金光熠熠,卻是那麼沉靜。
我們在路旁停車,穿越好一會兒才會有車經過的空曠馬路,沿著一小段上坡路,走到教堂外,那裡樹立著告示板,用法文和加泰羅尼亞文說明教堂的由來。哦,原來這一條路是中世紀古道,連通南法聖的麗席爾(Saint-Lizier)和加泰羅尼亞的拉蘇烏哲(La Seu d’Urgell)兩大修道院,沿路有不少教堂,供昔時苦行僧和朝聖客休息並禱告。
數世紀時光過去了,偶爾或仍有教徒在朝聖的路上,在這兒停佇一會兒。然而大多數時候,應該只有像我們這樣的旅人,在漫遊的途中偶然行經,不知怎的心念一動,隨手推開掩上的木門,信步走了進去。
陽光隨著打開的門,撒進原本幽暗的教堂,映照在牆上的聖徒和聖母的雕像身上,那是遠年以前即照耀著大地的光芒,早在耶穌之前,早在人類之前,寧靜而聖潔。平日呱噪的人不由得也心靜神定,沒有人想大聲說話,只願沉默地坐在長椅上,無聲祈禱,或什麼也不祈求,就讓自己接受著這光的洗禮。
作者:韓良憶
出處:【2012/02/24中國時報】
南法十日,我們愛走迂迴曲折的道路,常在綠色丘陵地間的狹窄村道上左彎右拐,不時停下,或眺望鄉野景色,或走進收割過的麥田,嗅聞麥草的乾香。如是一路晃悠,沒有既定目標,反倒「發現」太多美好的風景、怡人的小村莊。
有的村落在地方歷史上容或有值得一書的事蹟,出過地方名人,但這些人這些事,一旦離開了法國或只是方圓數百公里,恐怕便無人知曉。還有一些小村不見得出過名人,並未發過生轟轟烈烈的大事,更沒有叫得出多大名堂的古蹟──儘管那裡可能是從中世紀即存在的設防城鎮(bastide),仍保留一小部分舊城牆,還有一些中世紀老屋仍屹立不搖,可是這樣的村莊在法國南部並不稀奇,就連旅遊資訊比較詳盡的米其林旅遊指南,充其量也不過寫上兩三句一小段,懶得多提。
偏偏,就是這樣鄉下村莊吸引了我和約柏。我們喜愛小村只有微乎其微的觀光氣息,可能有一家兼賣香菸、書報的小咖啡館,也可能甚至有家不錯的餐廳,是附近一帶的居民想以美食犒賞自己時的好去處。這樣的小村在旅遊旺季或有多一點的遊客,讓小村一年中有幾個月可以掙上一筆外快,可又不致多到打擾了小村的幽靜和恬淡,因之村人也不很介意遊客好奇的眼光,照樣自得其樂地過著家常的日子。
這樣的村子,在我們居遊的聖蘇珊妮村方圓數十公里內就有好幾個,好比說,北邊不過三公里外的聖怡芭(Saint Ybars),坐落在海拔近三百公尺山丘上,小小的村公所週二到週六為六百六位居民服務,村民會堂和十三世紀老教堂偶爾還會舉行音樂會。村裡沒有餐廳食堂,但有麵包店、雜貨舖照顧村民日常生活,白天時段還有客運直通大城吐魯斯,方便通學通勤者。小村處處可見中世紀老屋,也有新翻修的房子,難得的是配合了整個村子的古老風貌,雖無刻意地作舊仿古,但修得也不見庸俗之氣。
又好比南邊不到七公里的卡拉拜爾(Carla-Bayle)。這村子跟聖怡芭一樣,也是個小bastide,但這村子可就有點名堂了,因為原名Carla-le-Comte(意即伯爵領地)的小村曾出過名人,那就是十七世紀法國哲學皮耶.拜爾(Pierre Bayle),小村如今的名字正是在紀念他。可是坦白講,這位提倡容忍精神的新教徒雖啟發、影響了後來的啟蒙運動,卻非男女老幼人人皆知的大名人。我和約柏耳聞過其大名,是因為他曾因宗教迫害而避難於荷蘭,任教於鹿特丹,他作禮拜的教堂離我們家不很遠,如今教堂所在的街道更以其人之名為路名。
大概就是因為拜爾的名氣不是那麼「大眾化」,所以大眾旅遊的腳步尚未來到小村,平日且非觀光旺季的村子安靜而優雅,偶有遊客前來造訪中世紀城牆的遺蹟,參觀紀念拜爾的小博物館,逛逛幾家低調不張揚的畫廊,更多的人是衝著一家也以哲學家之名而命名的小客棧兼餐廳而來。
而不管有沒有「名堂」,這些小村最不缺的是明信片般的好風光,還有保持適當距離但親切的村人。旅人立在村口向外眺望,遠處是峰峰相連的庇里牛斯山,近處的青翠的田野和丘陵。踅回村子裡,在狹長的石板路上悠然漫步,欣賞路兩旁屋樑外露的古老建築,看綠色的爬藤給敷著灰泥的老屋增添生氣,偶爾有老人家在與我們擦身而過時,帶著淺淺的笑容,親切道一聲日安。也有還沒上小學的小男孩,騎著小單車在沒有別人的市集廣場上轉來轉去,看到我們注意到他了,把車騎到我們跟前,伸手指著廣場邊上一幢看來曾風光一時、而今滿是風霜的大宅說:「這些房子很大很棒很漂亮哦,而且很貴,要一百萬元呢。」我猜,這房子未必真的在待售,也不見得是這個價錢,而是在五六歲孩子心目中,一百萬歐元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天文數字,其實就是無價。
神聖之光
旅居歐洲,看過無數宏偉的大教堂,但能令我感受到一點「神聖之光」的,常是鄉間古老的小教堂,樸素,簡約,沒有華麗雕飾,但是一塵不染,於是你知道,這裡有人悉心維護,他們仍相信神的存在,仍在這裡祈禱,對神訴說苦樂,求上天垂憐。說到底,令我感動或許是人該有的謙卑的心,那才是神聖之光吧。
這樣的光,在庇里牛斯山腳下我又見到了,在阿席亞(Axiat)和維諾(Vernaux),兩個聽都沒聽過的地名,兩座十二世紀的鄉間教堂,佇立在交通不很繁忙的次級公路旁,簡直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突然就出現在眼前,樸素而厚重的仿羅式建築,屹立在藍天下,陽光照在石牆上,金光熠熠,卻是那麼沉靜。
我們在路旁停車,穿越好一會兒才會有車經過的空曠馬路,沿著一小段上坡路,走到教堂外,那裡樹立著告示板,用法文和加泰羅尼亞文說明教堂的由來。哦,原來這一條路是中世紀古道,連通南法聖的麗席爾(Saint-Lizier)和加泰羅尼亞的拉蘇烏哲(La Seu d’Urgell)兩大修道院,沿路有不少教堂,供昔時苦行僧和朝聖客休息並禱告。
數世紀時光過去了,偶爾或仍有教徒在朝聖的路上,在這兒停佇一會兒。然而大多數時候,應該只有像我們這樣的旅人,在漫遊的途中偶然行經,不知怎的心念一動,隨手推開掩上的木門,信步走了進去。
陽光隨著打開的門,撒進原本幽暗的教堂,映照在牆上的聖徒和聖母的雕像身上,那是遠年以前即照耀著大地的光芒,早在耶穌之前,早在人類之前,寧靜而聖潔。平日呱噪的人不由得也心靜神定,沒有人想大聲說話,只願沉默地坐在長椅上,無聲祈禱,或什麼也不祈求,就讓自己接受著這光的洗禮。
作者:韓良憶
出處:【2012/02/24中國時報】
2012年4月16日 星期一
命運是一支神奇的路標—讀《沈從文自傳》/凌性傑
命運是一支神奇的路標
建中紅樓文藝營報名截止之後,好幾位家長打電話來,問我能不能再受理報名。他們說自己的孩子好期待這個營隊,只因沒注意到網路公告便錯過了。預計容納120名學員的營隊,早已經爆滿。他們誠懇地說明,希望能夠為這些文學少男少女留幾個位子。幾經考量,人力與場地空間尚足以負荷,於是破例增額錄取幾位。但對他們有小小的要求:補報名的校內同學必須擔任義工服務,此外也要勞煩校外同學負責往後的聯繫工作。我一直覺得,生長在都市裡的孩子與大自然較為疏遠,往往得提早忍受人生的不舒服。為了對抗這種不舒服,必須在文藝的園地裡長養自己的心靈。
我記得,1989年我從國中畢業的那個夏天,呂老師捎來一紙聯合文學文藝營的報名訊息。她跟我說,這個營隊沒有學歷、年齡的限制,南部的場次在成功大學舉行,有詩、散文、小說、新聞幾個組別可以參加。對於愛作白日夢、喜歡塗塗寫寫的我來說,這個訊息彷彿是一支神奇的路標,將我的人生帶到一個前所未知的地方。因為太晚報名,各組都已額滿,只剩新聞組尚有名額。我懵懵懂懂地背起行囊,住進成大宿舍,接受迎面而來的新事物。分組課堂裡,帶領我們認識新聞與傳播的是陳平芝老師。他還沒開始上課就進行紙筆測驗,考的是國字與注音。在講述理論之前,他讓我們知道這就是實務。一切的一切,就從國字和注音開始。我是新聞組班上年紀最小的,這次考試卻拿了最高分。因此平芝老師送我一份獎品,1987年聯合文學出版的《沈從文自傳》。
當時沒能參加文學組別的我,偶然因為一本《沈從文自傳》明白了文學是什麼。這本薄薄的小書裡,前半是《從文自傳》,後半是小說《邊城》。這麼長的時間過去,我很慶幸,自己的文學起點不是魯迅,而是沈從文。
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從文自傳》
沈從文,原名沈岳煥,湖南省鳳凰縣(今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生於民國前九年(1902),卒於1988年。他小學畢業後入伍,隨軍隊行經沅水流域,在川、湘、鄂、黔四省邊區生活。二十來歲到北京,在北京大學旁聽。後來他與郁達夫、徐志摩、胡也頻、丁玲等文壇名家相交,1924年開始文學創作,並在《晨報副刊》、《現代評論》上發表作品。1929年起先後任教於中國公學、武漢大學、青島大學。1931年,沈從文在青島大學教授小說習作課,他自己的書寫藝術也開出新境界,《月下小景》、《八駿圖》以及《從文自傳》就是完成於此一時期。對日抗戰開始後,他到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任教。抗戰勝利,任北京大學教授。在紛擾的時局中,沈從文遭受嚴厲的批判攻擊。精神幾乎崩潰的他,幾度自殺未遂。他此生最重要的文學創作,都完成於1949之前。1949以後,主要從事不涉及現實政治的文物與古代服飾研究。
在1951年的書信殘稿裡,沈從文如此寫道:「一個人有一個人的限制,外在的和內在的,是這種也是那種。在流動如水的車輛來去大道中,一切存在對於我都如十分陌生,異常離奇。我在什麼地方?我是誰?我究竟是為什麼這麼下去?沒有人可以回答。」他極其悲傷地訴說,「我很沉重但也很自然地活下來了」。讀到這段話,不免掩卷長嘆,如此美好的心靈,竟然要受到這樣的摧殘。
兩相對照,《從文自傳》裡的文字更顯得如煙似夢,給人一種恍然之感。說是自傳,其實是沈從文二十歲之前的記憶片段。他說自己從兩歲左右起,能記憶小時候的一切(真是記憶力驚人啊)。當他認完六百個字時,肚子裡長了蛔蟲,整個人黃瘦異常。他在私塾、新式小學得不到自由,於是開始逃學、說謊,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的一切。這個求知慾旺盛的孩子,對生活充滿疑問,努力靠著自己摸索尋求答案。但是他察覺到:「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又太少,有時便有點發愁。」
他沒有在學校讀那本小小的書,可是在大自然看到了那本大大的書。他學會爬樹、游泳、打獵,認識許多樹木與草藥的名字,知道如何去接觸一個更寬廣的世界。一個小小的孩子不把自己框限住,懂得發現生活中的真實、美麗與趣味,那是多麼可貴的天賦。《從文自傳》是一本上乘的回憶散文,沈從文可以把生命的教育寫得細緻動人,正在於溫柔與真誠。他運筆舉重若輕,多描述而少評斷。不管是革命戰爭時期的屍首盈野,或是暴虐的士兵、囚牢中的美麗女盜……,在沈從文的筆下有了清晰的面容。再怎麼強烈的愛恨情仇,再怎麼血腥的槍擊殺戮,都因為深刻的理解而引發了同情。
生命並不虛無──《邊城》
《亞洲周刊》在1996年票選出「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排行榜」,第一名是魯迅的小說集《吶喊》,沈從文的《邊城》位居第二名。故事開頭如山水畫卷軸慢慢攤開,這個平靜單純的鄉村名為茶峒,一段隔代教養的家庭故事就此展開。在古渡頭,老船夫擺渡為生,與外孫女翠翠一起生活。茶峒掌管碼頭的叫做順順,育有兩個兒子:大老天保、二老儺送。順順這兩個兒子都喜歡翠翠,同時對這個美麗健康的少女展開追求。
按照茶峒習俗,一個男孩若是想獲得女孩的青睞,就必須在夜裡唱歌傳達情意。兩兄弟遂約定君子之爭,憑歌聲決勝負,翠翠先回應了誰,誰就可以把翠翠娶回家。天保歌聲遠不如儺送,心知自己大勢已去,離家遠行遭遇船難而死。經歷喪子之痛,順順與老船夫因此有了誤會。另一方面,順順希望儺送與富家女成親,如此便可獲得女方陪嫁的碾坊。然而儺送選擇不告而別,離開了家鄉。在這個原本沒有壞人的世界,每個人各有心事、各有委屈,他們甚至因為誤會而面臨命運的考驗。老船夫年老體衰,在風雨交加的夜裡離開人間。無枝可依的翠翠每天守著渡口,也守著自己日常的生活。《邊城》的結尾是開放式的,將所有懸念留給讀者──「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裡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青年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沈從文的文字世界,正如他所說的:「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一個聰明的作家寫人類痛苦,是用微笑來表現。」他也常說自己是「鄉下人」。「鄉下人」一詞,不僅涵括自我認同、成長體驗、文化差異,文學品味亦在其中。《邊城》暗示了沈從文的世界觀,在彷彿遺世獨立的邊陲小鎮裡,人性才是文學的中心。生而為人,沈從文寫出了人的尊嚴、崇高與美好。
少年時讀完《邊城》,滿心憧憬著愛與被愛。我在母校雄中校刊上自以為是地寫詩,詩的題目取作「情歌──給邊城的翠翠」。這確實是太傻太天真才會做的事。十多年後,聽到了黃磊唱的〈等等等等〉,終於才知道什麼是遺憾、什麼是無止盡的盼望。《邊城》故事這樣變成了唱詞:「有天這女孩碰上城裡的男子/兩人交換了生命的約誓/男子離去時依依不捨的凝視/翠翠說等他一輩子」,「一日復一日翠翠純真的仰望/看在爺爺的心裡是斷腸/那年頭戶對門當荒唐的思想/讓這女孩等到天荒/那時光流水潺潺一去不復返/讓這辛酸無聲流傳」。
我時常懷疑,短暫而渺小的人生裡,我們的愛有多少?哀愁又有多少呢?當命運來到我們面前,除了繼續前進還有別的選擇嗎?為了追求某種恆久的價值,得先讓自己的生命不落入虛無。我尊敬魯迅,喜歡沈從文,心中的尊敬與喜歡恆久不移。對於寫作這件事,沈從文在《湘行書簡》裡表示:「說句公道話,我實在是比某些時下所謂作家高一籌的。……我的作品會比這些人的作品更傳得久,播得遠。」我深深喜歡這種自知與自信。
沈從文是誰?
本名沈岳煥,湖南省鳳凰縣人,1902年12月28日生,1988年5月10日逝世。沈從文一生頗具傳奇色彩,少年時即入伍受初期軍事教育,二十歲赴北京,於一印刷工人處讀得報刊雜誌而始試筆寫作,早期作品刊登於《晨報副刊》;隨後結識徐志摩、胡適、葉公超等,而為「京派文人」之一員。抗戰前後任《大公報》與《益世報》副刊編輯;1949年後,文學創作斲斷,然仍於任職歷史博物館導遊與貼標籤雜役之餘,從事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卓然有成。沈從文是現代文學史上最多產的作家之一,約有八十多部作品集。聯合文學版《沈從文自傳》合《邊城》與《從文自傳》於一帙,誠為典範佳構。《邊城》係沈從文之代表作,描述湘西風情細細如繪,流露田園詩般的美,而又注入年輕生命的血與夢想,足引人深思;《從文自傳》展現田園大地的無窮生機,從而激起人們面對生活的勇氣與信心。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二月號328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作者:凌性傑
出處:【2012/02/22聯合文學】
建中紅樓文藝營報名截止之後,好幾位家長打電話來,問我能不能再受理報名。他們說自己的孩子好期待這個營隊,只因沒注意到網路公告便錯過了。預計容納120名學員的營隊,早已經爆滿。他們誠懇地說明,希望能夠為這些文學少男少女留幾個位子。幾經考量,人力與場地空間尚足以負荷,於是破例增額錄取幾位。但對他們有小小的要求:補報名的校內同學必須擔任義工服務,此外也要勞煩校外同學負責往後的聯繫工作。我一直覺得,生長在都市裡的孩子與大自然較為疏遠,往往得提早忍受人生的不舒服。為了對抗這種不舒服,必須在文藝的園地裡長養自己的心靈。
我記得,1989年我從國中畢業的那個夏天,呂老師捎來一紙聯合文學文藝營的報名訊息。她跟我說,這個營隊沒有學歷、年齡的限制,南部的場次在成功大學舉行,有詩、散文、小說、新聞幾個組別可以參加。對於愛作白日夢、喜歡塗塗寫寫的我來說,這個訊息彷彿是一支神奇的路標,將我的人生帶到一個前所未知的地方。因為太晚報名,各組都已額滿,只剩新聞組尚有名額。我懵懵懂懂地背起行囊,住進成大宿舍,接受迎面而來的新事物。分組課堂裡,帶領我們認識新聞與傳播的是陳平芝老師。他還沒開始上課就進行紙筆測驗,考的是國字與注音。在講述理論之前,他讓我們知道這就是實務。一切的一切,就從國字和注音開始。我是新聞組班上年紀最小的,這次考試卻拿了最高分。因此平芝老師送我一份獎品,1987年聯合文學出版的《沈從文自傳》。
當時沒能參加文學組別的我,偶然因為一本《沈從文自傳》明白了文學是什麼。這本薄薄的小書裡,前半是《從文自傳》,後半是小說《邊城》。這麼長的時間過去,我很慶幸,自己的文學起點不是魯迅,而是沈從文。
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從文自傳》
沈從文,原名沈岳煥,湖南省鳳凰縣(今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生於民國前九年(1902),卒於1988年。他小學畢業後入伍,隨軍隊行經沅水流域,在川、湘、鄂、黔四省邊區生活。二十來歲到北京,在北京大學旁聽。後來他與郁達夫、徐志摩、胡也頻、丁玲等文壇名家相交,1924年開始文學創作,並在《晨報副刊》、《現代評論》上發表作品。1929年起先後任教於中國公學、武漢大學、青島大學。1931年,沈從文在青島大學教授小說習作課,他自己的書寫藝術也開出新境界,《月下小景》、《八駿圖》以及《從文自傳》就是完成於此一時期。對日抗戰開始後,他到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任教。抗戰勝利,任北京大學教授。在紛擾的時局中,沈從文遭受嚴厲的批判攻擊。精神幾乎崩潰的他,幾度自殺未遂。他此生最重要的文學創作,都完成於1949之前。1949以後,主要從事不涉及現實政治的文物與古代服飾研究。
在1951年的書信殘稿裡,沈從文如此寫道:「一個人有一個人的限制,外在的和內在的,是這種也是那種。在流動如水的車輛來去大道中,一切存在對於我都如十分陌生,異常離奇。我在什麼地方?我是誰?我究竟是為什麼這麼下去?沒有人可以回答。」他極其悲傷地訴說,「我很沉重但也很自然地活下來了」。讀到這段話,不免掩卷長嘆,如此美好的心靈,竟然要受到這樣的摧殘。
兩相對照,《從文自傳》裡的文字更顯得如煙似夢,給人一種恍然之感。說是自傳,其實是沈從文二十歲之前的記憶片段。他說自己從兩歲左右起,能記憶小時候的一切(真是記憶力驚人啊)。當他認完六百個字時,肚子裡長了蛔蟲,整個人黃瘦異常。他在私塾、新式小學得不到自由,於是開始逃學、說謊,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的一切。這個求知慾旺盛的孩子,對生活充滿疑問,努力靠著自己摸索尋求答案。但是他察覺到:「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又太少,有時便有點發愁。」
他沒有在學校讀那本小小的書,可是在大自然看到了那本大大的書。他學會爬樹、游泳、打獵,認識許多樹木與草藥的名字,知道如何去接觸一個更寬廣的世界。一個小小的孩子不把自己框限住,懂得發現生活中的真實、美麗與趣味,那是多麼可貴的天賦。《從文自傳》是一本上乘的回憶散文,沈從文可以把生命的教育寫得細緻動人,正在於溫柔與真誠。他運筆舉重若輕,多描述而少評斷。不管是革命戰爭時期的屍首盈野,或是暴虐的士兵、囚牢中的美麗女盜……,在沈從文的筆下有了清晰的面容。再怎麼強烈的愛恨情仇,再怎麼血腥的槍擊殺戮,都因為深刻的理解而引發了同情。
生命並不虛無──《邊城》
《亞洲周刊》在1996年票選出「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排行榜」,第一名是魯迅的小說集《吶喊》,沈從文的《邊城》位居第二名。故事開頭如山水畫卷軸慢慢攤開,這個平靜單純的鄉村名為茶峒,一段隔代教養的家庭故事就此展開。在古渡頭,老船夫擺渡為生,與外孫女翠翠一起生活。茶峒掌管碼頭的叫做順順,育有兩個兒子:大老天保、二老儺送。順順這兩個兒子都喜歡翠翠,同時對這個美麗健康的少女展開追求。
按照茶峒習俗,一個男孩若是想獲得女孩的青睞,就必須在夜裡唱歌傳達情意。兩兄弟遂約定君子之爭,憑歌聲決勝負,翠翠先回應了誰,誰就可以把翠翠娶回家。天保歌聲遠不如儺送,心知自己大勢已去,離家遠行遭遇船難而死。經歷喪子之痛,順順與老船夫因此有了誤會。另一方面,順順希望儺送與富家女成親,如此便可獲得女方陪嫁的碾坊。然而儺送選擇不告而別,離開了家鄉。在這個原本沒有壞人的世界,每個人各有心事、各有委屈,他們甚至因為誤會而面臨命運的考驗。老船夫年老體衰,在風雨交加的夜裡離開人間。無枝可依的翠翠每天守著渡口,也守著自己日常的生活。《邊城》的結尾是開放式的,將所有懸念留給讀者──「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裡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青年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沈從文的文字世界,正如他所說的:「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一個聰明的作家寫人類痛苦,是用微笑來表現。」他也常說自己是「鄉下人」。「鄉下人」一詞,不僅涵括自我認同、成長體驗、文化差異,文學品味亦在其中。《邊城》暗示了沈從文的世界觀,在彷彿遺世獨立的邊陲小鎮裡,人性才是文學的中心。生而為人,沈從文寫出了人的尊嚴、崇高與美好。
少年時讀完《邊城》,滿心憧憬著愛與被愛。我在母校雄中校刊上自以為是地寫詩,詩的題目取作「情歌──給邊城的翠翠」。這確實是太傻太天真才會做的事。十多年後,聽到了黃磊唱的〈等等等等〉,終於才知道什麼是遺憾、什麼是無止盡的盼望。《邊城》故事這樣變成了唱詞:「有天這女孩碰上城裡的男子/兩人交換了生命的約誓/男子離去時依依不捨的凝視/翠翠說等他一輩子」,「一日復一日翠翠純真的仰望/看在爺爺的心裡是斷腸/那年頭戶對門當荒唐的思想/讓這女孩等到天荒/那時光流水潺潺一去不復返/讓這辛酸無聲流傳」。
我時常懷疑,短暫而渺小的人生裡,我們的愛有多少?哀愁又有多少呢?當命運來到我們面前,除了繼續前進還有別的選擇嗎?為了追求某種恆久的價值,得先讓自己的生命不落入虛無。我尊敬魯迅,喜歡沈從文,心中的尊敬與喜歡恆久不移。對於寫作這件事,沈從文在《湘行書簡》裡表示:「說句公道話,我實在是比某些時下所謂作家高一籌的。……我的作品會比這些人的作品更傳得久,播得遠。」我深深喜歡這種自知與自信。
沈從文是誰?
本名沈岳煥,湖南省鳳凰縣人,1902年12月28日生,1988年5月10日逝世。沈從文一生頗具傳奇色彩,少年時即入伍受初期軍事教育,二十歲赴北京,於一印刷工人處讀得報刊雜誌而始試筆寫作,早期作品刊登於《晨報副刊》;隨後結識徐志摩、胡適、葉公超等,而為「京派文人」之一員。抗戰前後任《大公報》與《益世報》副刊編輯;1949年後,文學創作斲斷,然仍於任職歷史博物館導遊與貼標籤雜役之餘,從事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卓然有成。沈從文是現代文學史上最多產的作家之一,約有八十多部作品集。聯合文學版《沈從文自傳》合《邊城》與《從文自傳》於一帙,誠為典範佳構。《邊城》係沈從文之代表作,描述湘西風情細細如繪,流露田園詩般的美,而又注入年輕生命的血與夢想,足引人深思;《從文自傳》展現田園大地的無窮生機,從而激起人們面對生活的勇氣與信心。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二月號328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作者:凌性傑
出處:【2012/02/22聯合文學】
2012年4月15日 星期日
唐詩解構/洛夫
最近我寫了一系列的「古詩新鑄」的創新作品,冠以總題〈唐詩解構〉,乃我個人創作的一項實驗工程,一種謀求對舊體詩中神韵與特殊魅力的釋放的企圖。我不是戀舊,更無意復古,而是希望從古舊的東西裡發掘潛在的美,一些久被忽略未曾發現過的美。首先選出一些我最喜愛,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唐詩,都是名家名作,包括杜甫,李白,王維,李商隱,孟浩然等大詩人的作品。我的做法是盡可能保留原作的意境,而把它原有的格律形式予以徹底解構,重新賦予現代的意象與語言節奏,而蛻變為一個新的生命。我這麼做用意無他,旨在使古典詩歌的藝術生命在各種不同的解讀,詮釋,與重構中得以不斷成長,不斷豐富,以證明詩歌藝術的永恆性。
1.登幽州台歌
原作: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
解構新作:
從高樓俯首下望
人來
人往
誰也沒有閒功夫哭泣
再看遠處
一層薄霧
漠漠城邦之外
寂寂無人
天長地久的雲
天長地久的阡陌
天長地久的遠方的濤聲
天長地久的宮殿外的夕陽
樓上的人
天長地久的一滴淚
2.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原作: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
解構新作:
檣帆遠去
帶走了黃鶴樓昨夜的酒意」
還有你的柳絲
我的長亭
帶走了你孤寒的背影
還有滿船的詩稿和離情
孤帆越行越遠,越小
及至
更小
及至一隻小小水鳥
橫江飛去
再見,請多珍重
小心三月揚州的風雨
還有桃花
3.竹里館
原作: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
解構新作:
獨自坐在竹林裡當然只有一人
一個人真好
坐在夜裡
被月光洗淨的琴聲裡
他歌他笑
長嘯
如鷹
這是他唯一的竹林
唯一的琴
唯一的月色
唯一的
儲存在竹節裡的空無
4.鳥鳴澗
原作: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
解構新作:
剛拿起筆想寫點什麼
窗外的桂花香
把靈感全熏跑了
他閒閒地負手階前
這般月色
還有一些些,一點點……
月亮從空山竄出
嚇得眾鳥撲翅驚飛
呱呱大叫
把春澗中的靜
全都吵醒
而他仍在等待
靜靜地
等待,及至
月,悄悄降落在稿紙上
把光填滿每個空格
5.宿建德江
原作: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解構新作:
與月最近?
還是與水最近?
我把船泊在荒煙裡
與水近就是與月近
與月近就是與人近
而更近的是遠處的簫聲
我在船頭看月
月在水中看我
江上有人抱著一個愁字入睡
作者:洛夫
出處:【2012/02/23 聯合報】
1.登幽州台歌
原作: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
解構新作:
從高樓俯首下望
人來
人往
誰也沒有閒功夫哭泣
再看遠處
一層薄霧
漠漠城邦之外
寂寂無人
天長地久的雲
天長地久的阡陌
天長地久的遠方的濤聲
天長地久的宮殿外的夕陽
樓上的人
天長地久的一滴淚
2.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原作: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
解構新作:
檣帆遠去
帶走了黃鶴樓昨夜的酒意」
還有你的柳絲
我的長亭
帶走了你孤寒的背影
還有滿船的詩稿和離情
孤帆越行越遠,越小
及至
更小
及至一隻小小水鳥
橫江飛去
再見,請多珍重
小心三月揚州的風雨
還有桃花
3.竹里館
原作: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
解構新作:
獨自坐在竹林裡當然只有一人
一個人真好
坐在夜裡
被月光洗淨的琴聲裡
他歌他笑
長嘯
如鷹
這是他唯一的竹林
唯一的琴
唯一的月色
唯一的
儲存在竹節裡的空無
4.鳥鳴澗
原作: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
解構新作:
剛拿起筆想寫點什麼
窗外的桂花香
把靈感全熏跑了
他閒閒地負手階前
這般月色
還有一些些,一點點……
月亮從空山竄出
嚇得眾鳥撲翅驚飛
呱呱大叫
把春澗中的靜
全都吵醒
而他仍在等待
靜靜地
等待,及至
月,悄悄降落在稿紙上
把光填滿每個空格
5.宿建德江
原作: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解構新作:
與月最近?
還是與水最近?
我把船泊在荒煙裡
與水近就是與月近
與月近就是與人近
而更近的是遠處的簫聲
我在船頭看月
月在水中看我
江上有人抱著一個愁字入睡
作者:洛夫
出處:【2012/02/23 聯合報】
訂閱:
文章 (Atom)